青岛新机场的临空联想
世界上各种运输工具,出现的年代不同,且各有短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了火车、轮船这类运量大的运输工具,但其起点、终点和各个站点都需要其它运输工具连接,不够方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飞机相继诞生,汽车相当便捷,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得到人们青睐,但受地形地物制约,甚至会时常遇到塞车的问题,又令人们头疼。
而飞机效率更高,续航能力强,大大超过了其它运输方式,又根本不会受塞车之类的干扰,能够快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客货运输,尤其在全球化和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其独特优势更为明显。空港运输还有力地刺激并推动着其他运输方式的革新和进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应运而生。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临空经济的带动。
青岛的需求
青岛这样的大城市非常需要三维立体交通的支撑。深水海港和胶济铁路开通后,就缺空港运输了。特别是随着青岛市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电与电子、新材料、生物制药为主导的高新产业和机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原材料、零配件和产成品大都以轻薄、小型、小运量、快速进出为特征,主要依托空港运输。青岛市又是山东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许多海珍品闻名中外,空运符合水海产品快捷、保鲜的要求,有相当比重的海鲜产品需要走空港物流,因此,对空港运输的需求非常旺盛。
青岛流亭机场1982年正式开辟国内民用航线,1992年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对外国籍开放,青岛空港成为一类开放口岸,2005年7月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准更名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随着多次扩建和改造,青岛空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共有23家中外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开通国际及地区定期航线22条,其中客运航线19条,通航14座城市,货运航线3条,通航洛杉矶、大阪、冲绳等三座城市,2013年青岛空港起降飞机12.98万架次,比十年前的2003年增加1.8倍,运送旅客1452万人次,比2003年增加3.18倍,货邮吞吐量18.62万吨,比2003年增加2.4倍,可谓成绩斐然。
但是,同青岛市的城市地位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比,青岛空港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2013年在全国193个民用机场(不含港澳台地区)中,青岛空港起降飞机居第18位,旅客吞吐量居第16位,货邮吞吐量居第14位。而同样的副省级城市,成都双流机场201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二者都占全国民用机场的第5位。
其实,早在2012年,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和货邮吞吐量都已经在全球机场中排名前50位,青岛和成都两个机场的差距为什么这样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都机场拥有两条跑道,而青岛机场仅有一条跑道。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流亭机场增加一条新跑道势在必行。然而,流亭机场周边建成区两侧距现有跑道仅256米,如果在原地扩建,铁路就必须改线,据建设单位初步测算,铁路改线费用就达23亿元之多,再加上企业动迁,机场扩建成本更为巨大,且仍难以满足民航运输远期发展的需要,于是选新址、建新机场就提到议程上来了。
新机场催生“临空经济”
青岛新机场经过各方面比较论证,认为选址在胶州市的胶东地区空域优势突出,具备建设大型百年机场的条件。
一是产业优势。胶东场址位于青岛北部高端产业聚焦区以北,该产业区主要布局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空港运输需求旺盛,同时,该场址位于青岛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之间,离蓝色经济区也不远,对这些重点区域的依托和带动作用明显。二是交通优势。胶东场址坐享综合交通道路网络,胶州境内拥有青银、青兰、沈海三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三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已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三是城市依托条件优势。新机场距离胶州市中心仅11公里,有充分利用市政设施的条件,配套线引接便利。另外,胶东场址控制范围内地势平坦,净空条件良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根据民航总局要求,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青岛市城市发展战略,青岛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努力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百年新机场。预计近期(202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1万吨。远期(2045年)旅客吞吐量5800万至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从根本上改变“重客轻货”的不良传统局面。
青岛新机场初步规划核心区面积一期约15平方公里,远期约25平方公里,运行等级为全国最高的4F级,与北京等全国11个机场等级相当,主跑道长3600米,次跑道3200米,可起降A380等目前最大的商业客机,并适量增加波音777、波音787的长途机型,将会大大提高客货吞吐量,辐射带动青岛—日照—烟台—潍坊为主要骨干的城市综合运行体,实现胶东半岛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同时,由于新机场是国家枢纽门户机场,进出日韩的航班大都在此转机,对打造青岛,面向京津冀、面向中原经济区、面向西部,以至面向东北亚的内外开放格局有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空港的巨大作用不仅仅在于空港本身,更要看到临空经济区的有效带动作用。国际上空运专家认为,以机场为地理中心,沿交通线向外发散式扩张,由于资本流、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服务流和产品流等一系列高端要素快速向这里集聚,先导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以10-15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形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临空经济区,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航空城。
2005年,我们曾到北京顺义国际航空港考察学习,那是中国临空经济概念的“发源地”,目前顺义以国际机场为圆心的10公里范围内,七大功能组团紧密联系,互为补充,所形成的临空经济每年对顺义区GDP的贡献率达到85%左右,在入区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到50%,其中,跨国公司64家,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20家,连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也把它的中国公司总部设到这里。
据了解,胶东新机场的临空经济区规划范围东至胶州市李哥庄镇域,西至沈海高速,北至青银高速,南至胶济铁路、兰州东路,面积220多平方公里,将以航空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通航相关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每年对胶州市GDP的贡献近期(2025年)将达到1200亿元,远期(2045年)将达到1850亿元,按胶州市近5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平均比重12.78%测算,临空经济区每年将增加全市财政收入153.4亿元(近期)至236.4亿元。同时,临空经济区每年可直接提供就业机会3.6万个(近期)至6万个(远期),间接提供就业机会24.2万个(近期)至38.3万个(远期)。
(作者系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青岛市生产力学会会长)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机场城市”的国际视角
- 下一篇: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通航有“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