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助力 通航产业春天将近
一直以来,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的通用航空业相较于运输航空发展缓慢。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日益重视,如今全国上下已形成发展通航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在投资通用航空、拉动通航产业上下游相关需求的热情不断高涨。不少人开始企盼:通用航空的春天何时能够到来?
近日,民航局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释放出利好消息:民航局将制定出台《民航局关于进一步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政策支持、产业引导工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可以预见,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春天或许将真正来临。
近年来,中国民航业飞速发展,运输航空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与此同时,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从行业规模看,截至今年3月,我国已获准颁发的通用航空企业共有246家,较2013年净增57家,增幅26.5%;从飞机数量看,至2014年底,通用航空机队总数达1987架,较2013年增加333架,增幅20.1%;从业务结构看,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业务领域,新兴业务中的公务航空发展势头猛,2014年的起降量已突破19000架次。
然而,外表光鲜靓丽的通航产业在业内人士看来却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保障设施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尚待完善、专业人员短缺、空域资源使用受限等,这些都对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大制约。
而由于我国通用航空正处于市场的培育阶段,在政策层面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出台各项政策措施,解除体制机制限制,释放市场活力,应是当前破解问题、发展通用航空业的关键。
事实上,从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开始,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通用航空发展扶持政策,包括《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引进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如今,针对通用航空,民航局再次发力,召开专题会议,将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法规体系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统筹规划、加强行业监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空域使用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快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无疑,这些有望陆续出台的政策支持将使通用航空的运营环境有很大改善。
笔者认为,要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快通用航空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梳理现行法规、规章,加快法规建设,尽早建立适应通用航空发展需要的法规体系,为通用航空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其次,要按照“管住该管的,放开能放的”要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在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环节推行统一的程序和监管标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强管放结合,创新管理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形成既满足监管要求,又符合通航发展实际的松紧适度的通航监管体系。
此外,还要进一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参与配合制定《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等与通用航空发展密切相关的配套法规的修改与出台。同时,推进通用航空机场、飞行服务站、航空汽油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通用航空急需的飞行员、机务维修、市场管理等人员的培养力度。
当然,通用航空产业的大发展光靠政策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整条产业链上通过市场行为和政策的促进完成体系化建设,所以,这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应该相信,在政策开放、投资拉动、市场推动三重力的作用下,我国通用航空必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通用航空的春天不远了。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利用“闺蜜经济”理念创造民航业的金矿
- 下一篇:无人机首次参与合肥地震应急救援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