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三公消费受限后,谁还在消费公务机?



2015-07-22   作者:陈姗姗  来源:一财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公务机销售增速明显下滑。不过,记者咨询多位行业内人士,依然对未来中国的公务机市场抱有信心,不仅VistaJet等外资公务机公司仍在陆续进军中国市场,国内本土的公务机公司,也在寻找公务机业务的蓝海。

  “与过去几年相比,买公务机的人的确少了些,但使用公务机的人还在增加,早期国内的公务机市场还不成熟,所以现在也算是市场自我调整的过程。”

  尊翔公务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丹的这段话,概括了一度高速增长的中国公务机市场,如今面临的转折。

  尽管全球经济的复苏,令2014年全球公务及通用飞机的交货量出现了回升,但在中国却出现了降温的迹象,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延迟、取消公务机订单屡见不鲜。

  然而,记者咨询多位行业内人士,依然对未来中国的公务机市场抱有信心,不仅VistaJet等外资公务机公司仍在陆续进军中国市场,国内本土的公务机公司,也在寻找公务机业务的蓝海。

  爆发过后的回归

  中国的公务机市场是从2008年开始腾飞的,从2008年仅有30架左右的公务机在内地注册,到2010年突破80架,再到2012年接近160架,中国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公务机市场之一。

  图片说明:公务机的空姐然而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销售增速明显下滑。根据中国民航局主管的《中国民用航空》披露的数据,2013年中国公务机的增速为35.8%,2012年更是达到43.2%,而去年中国的公务机队规模为263架,增加了47架,相比2013年增长21.8%。

  下滑的趋势在今年仍在延续。今年一季度,中国内地公务机的数量同比仅增加11%,一些公务机制造商和销售商也对记者坦陈,一些此前订购公务机的国内客户,考虑退掉此前的订单。

  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规定,被认为是中国公务机销售降温的最直接因素,政府和国企不再消费公务机,而反腐也让部分企业家打了退堂鼓。

  据记者了解,此前一些民营企业家购买公务机,目标之一是招待政府官员等的便捷出行,但由于目前反腐力度空前,即使买了公务机也基本没人敢坐,这样的情形其实从2013年就开始出现。相关统计数据就显示,2013年通用航空的增长速度是8%,但实际飞行作业量只增长了2.5%。

  不过,多位行业内人士却对记者指出,目前国内出现的公务机销售降温,只能说是逐渐恢复到常态,毕竟中国公务机需求的绝对量还在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内外商业交流的不断增加,便捷与舒适的公务机飞行,在中国依然有着刚性需求。

  谁在消费公务机

  那么,如此转折的大背景下,还有谁在消费公务机?

  去年年底,巴菲特旗下的公务机公司NetJets就联手柳传志和冯氏家族,成立合资公司利捷公务航空全速飞进中国。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拿到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先期做飞机租赁业务,主要承接跨国公司高管来华后的生意。

  而欧洲的大型公务航空维思达公务机(VistaJet),也选择与中国伙伴合作开拓国内的公务机市场。在国内拥有多年庞巴迪飞机维修经验的尊翔公务航空,就将引入维思达公务机的运行、服务、内饰等国际化标准,管理和运营维思达公务机飞行会员计划中的在华机队。

  “对于国内一些企业家来说,如果一年不到500小时的公务飞行,自己买飞机并不划算,现在自有公务机的采购增速放缓,也意味着公务机运营公司的市场反而可能会增加,” 何丹告诉记者,在取得民航局135部的运行合格许可后,公司预计在今年三季度开展托管、包机等业务,目前,尊翔引进的第一架庞巴迪挑战者850公务机已经完成在华注册。

  “公务机不应被视为奢侈品,而是可以作为提高效率的旅游或交通工具。” 耀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计兴卓告诉记者,目前,耀莱就与中青旅旗下的高端品牌“耀悦”合作开发了到长白山、韩国等的私人订制旅游项目,还向内蒙、辽宁、云南、贵州等省市提出发展通勤航空的理念,准备开展点对点的定期航班服务,满足公商务人士的需求。

  通勤航空发源于美国,专门用来方便偏远地区村镇和社区等地方居民出行和经济往来,常使用30座以下的小飞机,以定期或不定期航班的方式,高频次往返于飞行距离在400公里以内的客源地机场、支线或部分干线机场。在中国,通勤航空的概念才刚刚兴起,尚处蓝海。

  哪些企业有公务机

  “此前,中国人购买公务机,主要还是以大为主,如今市场也在回归理性,选择合适的大小和航程,才是最重要的,”一家负责国外公务机销售的管理层告诉记者。

  根据记者获得的来自通航资源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内地公务机报告》,在国内,一些通航企业是拥有公务机的主力。排在前五位的通航企业依次是:金鹿公务、亚联公务机、东方公务航空、民生国际通航、中一太客商务航空。

  非通航企业(包括政府部门、银行、企业等)拥有的飞机数量排序依次是:中国海监、民生银行、三一集团、CCTV、CAAC、东银控股、苏宁电器等,其中,民生银行、东银控股、苏宁电器拥有的飞机全部是公务机。

  比如三一集团就拥有一架可载客12人的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制造的直升机,价值1300万美元,另外还有一架空客A320公务机,价值8000万美元。

  而如果按照自有飞机的价值来排序,中国内地自有非运营企业自有飞机价值排名前五的企业则是:民生银行、 苏宁电器、东银控股、协鑫集团以及碧桂园。

  报告显示,对于中国的内地非通航运营企业公务机价值分布,目前2亿-4亿人民币之间的公务机是企业与个人购买的主流趋势。

  而在中国内地受欢迎的公务机型中,湾流依然遥遥领先。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