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贵宾公司用不变的“初心” 让世界见证国门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首都机场贵宾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追求卓越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从一个十几人的烟茶分队发展成为拥有12家成员单位,服务网络覆盖国内46家机场,国际108家机场的专业化贵宾服务管理公司。贵宾服务的卓越品质,不仅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称赞,还在APEC、G20、一带一路和上合峰会等国际会议保障中完美亮相,让全世界见证了国门贵宾服务的专业和魅力。
从萨马兰奇的经历看服务的“变”与“不变”

1995年,贵宾服务人员为萨马兰奇先生提供迎送服务。

2008年,贵宾服务人员再次为萨马兰奇先生提供迎送服务。
从改革开放初期十几人的烟茶分队,到90年代末的“要客部”,再到如今拥有12家成员单位、2000余名专业服务人员的首都空港贵宾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贵宾公司”)。回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首都机场的两次贵宾服务经历中得到答案。
1995年,应邀参加第43届世乒赛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机场贵宾休息室短暂休息后,对贵宾公司员工说:“我们几次来到首都机场,对你们的VIP服务感到非常满意!”2008年,为见证北京奥运,萨马兰奇再次来到北京。他刚下飞机,就立刻被贵宾公司精心布置的奥运展墙所吸引,不禁驻足观看。临行前,他不忘再次对贵宾公司的VIP服务表示满意,并在提名册上签名留念。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相隔十三年的两句“满意”,是对贵宾公司专业服务的认可和赞许。
“变”:首都机场航站楼不知变换了多少次模样,贵宾休息室的设备设施和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服务人员身上的职业装也不断更换,蓝绿军装、白衬衫蓝西裤、中国风旗袍……
“不变”:始终不变的是贵宾人追求为旅客提供更高品质服务的执着和坚守,是贵宾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做中国服务楷模 展国门服务形象”企业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从“烟茶分队”到“专业化管理公司”

20世纪80年代,礼仪人员在完成保障任务后合影留念。

20世纪90年代,服务人员进行练兵比武,努力提升服务品质。

2008年,服务人员练习“八位手”服务礼仪。

2014年-2017年,贵宾公司先后承担了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北京峰会和青岛上合峰会等国家级礼仪服务保障任务。
贵宾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首都机场成立烟茶分队,为抵离首都机场的重要宾客提供接待服务。
1999年12月,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要客部正式成立,作为股份公司内部的一个独立分支机构,从事抵离首都机场政务要客的服务保障工作。
2001年8月,首都机场空港俱乐部正式成立,给会员提供嘉宾服务业务。
2002年8月,原股份公司要客部和北京空港俱乐部进行业务整合、资产重组,成立贵宾公司,员工不足百人,年接待人次为16万人次。
从2004年开始,贵宾公司进行了专业化重组,陆续组建了天津、河北、重庆、内蒙古、江西、贵州、吉林、黑龙江等12家成员单位,与国内主要机场贵宾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目前,贵宾服务网络覆盖国内46家机场,国际108家机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机场贵宾服务网络。
服装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服务员穿着军装为旅客提供迎送服务。

20世纪80年代,在圆满完成北京亚运会迎送保障工作后,保障小组部分成员合影留念。

20世纪90年代末,服务员在圆满保障两会代表抵离首都机场后合影留念。

2016年,服务员练习上茶服务。
贵宾室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的贵宾休息室。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专机楼贵宾休息室。

20世纪90年代末的贵宾休息室。

现在的贵宾休息室。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空姐日志:永远眼睛弯弯 笑挂嘴边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