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建设 >> 正文

我国将在南极大陆建机场 位于中山站附近



2014-10-28   作者:张航  来源: 《北京晚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20141028101592big.jpg

梁建宏和“大白鲨”

  目前各国对南极的考察已经进入高峰期,我国已经建成4座南极考察站,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翼机场,人物运输全靠海运,严重影响科考能力。记者上午了解到,我国将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建设自己的固定翼机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机器人本周四将远赴南极,对机场选址的冰盖进行勘察。

  今天上午,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机器人团队出征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仪式上,北航派出的科考飞行机器人“大白鲨”正式亮相。技术人员介绍,“大白鲨”翼展5.4米,只需100米长的冰雪面跑道即可起飞,最高时速达130公里。它可携带不少于18千克的装备,包括航拍设备、冰面皮温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并且同时具备接收“北斗”导航信号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能力。“别看它大,因为采用了三段式设计,一个1.8米长,0.85米见方的箱子就能装进去。”参与研发“大白鲨”的北航机械学院副教授梁建宏对记者说。

  梁建宏是此次“大白鲨”任务的领队,本周四就将带着“大白鲨”从上海搭乘“雪龙号”科考船远赴南极。穿着一身冲锋衣的他告诉记者,预计12月中旬才能抵达中山站附近的海域,“之后会通过雪地车或者直升机抵达中山站。”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白鲨”出征将首次承担具体科考任务——为我国第一座南极大陆固定翼机场选址。梁建宏说,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运输机已经可以在南极腹地起降,我国却没有自己的固定翼机场,“租用的机场因为冰层融化,使用效率下降,绝大部分人员、物资只能靠海运。”他透露了“大白鲨”勘察机场选址的工作任务。他们将带着“大白鲨”离开中山站,深入南极大陆约40公里。然后“大白鲨”起飞,在一个3乘以10公里的范围内对冰盖进行梳状航线科考,主要考察获得冰盖的坡度、粗糙度等数据,“这对修建飞机场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这是北航第四次派出机器人远赴南极考察。前三次考察中,北航的 “雪雁”、“贼鸥”、“极地漫游者”等机器人顺利完成了南极地区图像和温度数据获取、“雪龙”号冰情侦查等任务,并且在卫星网络通讯下实现国内直接遥控的实验任务。

  此次考察中,北航首次开通 “智慧南极”网络平台。梁建宏在南极的考察见闻将以日记形式在该网站刊出,包括文字、图片等,公众可第一时间了解南极科考实况。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