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建设 >> 正文

果洛玛沁机场建设纪实:雪域果洛腾天马 九载奋斗创奇迹



2016-07-01   作者:李泽中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通航仪式现场.JPG 

通航仪式现场

  黄河蜿蜒的果洛大地,雪山草原之间,诞生了格萨尔王的壮美史诗。史诗中,英雄格萨尔骑着天马,斩妖除魔,征战四方,建立“岭国”,带领黑头藏人从蒙昧走向文明。神话传说固然遥远,却彰显了果洛人民对英雄的敬仰,对飞翔的渴望。

  时过境迁,今日的英雄,不再是史诗中的神佛,而是为人民谋求福利的共产党员,是扎根高原、不辞艰辛的民航建设者。5年选址,2年前期工作, 2年建设,共9年的艰苦奋斗,民航建设者不畏高寒缺氧,不惧工期紧张,以16个月的有效施工期筑就了“果洛奇迹”,把20万果洛儿女都能够乘坐的“天马”,带到了雪域故乡。

  5年12个场址,选址费周折

2015年11月12日郝鹏省长调研果洛机场.JPG

2015年11月12日郝鹏省长调研果洛机场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山高路远,地质条件复杂,改革开放近40年,果洛州各项民生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唯独交通条件变化不大,四个轮子和一条省道,几乎就是果洛交通的全部内容。

  对于西宁到果洛的这条省道,在这条路上往返140余次的果洛机场建设指挥分部司机李丁最有发言权:“400多公里倒没什么,但要翻越14座高山,许多高山都是从不下雨只下雪的,最快也要走7、8个小时,冬天全程积雪会更难走。每次拉开手刹我就开始数拐弯,数到91个弯之后,就到果洛了。”

  而这只是前往离西宁最近的果洛州府玛沁县,想去果洛州其他5县,则更加遥远。为了改善果洛州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果洛人民的出行条件,提高果洛州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果洛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在果洛建一座机场。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了青海民航的排头兵——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的肩上。

  选择一个好的场址,是建设机场的第一步,然而在果洛这样一个山多地少、崎岖坎坷的高原地区,找一个合适的场址又是何其困难。

  建设分部副指挥长颜生瑜从09年开始参与果洛机场选址工作,对高海拔山区机场选址之难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低海拔平原地区,机场选址的方法一般是‘先看地、再看天’,就是先把地面上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综合考虑,都符合条件了,再来考虑净空问题。而在高海拔多山地区,方法则完全相反,要‘先看天、再看地’,优先考虑的是场址周围有没有山岭阻挡,航路是否顺畅,地面上的各类条件反倒成了次要条件。”

  按照这个原则,2007年12月,青海机场公司接受该项委托,启动果洛机场选址工作,并于2008年6月,联合程序设计相关单位和果洛当地政府,对州府玛沁县周边50公里内的7个场址进行了踏勘,结果非常不理想,7个场址全部因净空条件不达标遭淘汰。

  2010年,新建成的玉树机场在玉树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各级政府看到了机场建设的更深层次意义,于是积极重启果洛机场选址工作。2011年,公司根据上一次选址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第二次选址工作,并把选址范围扩大到州府周边100公里范围,拟定了5个新场址,其中措柔场址净空条件好,成为较为理想的备选场址。“看天”合适了,可惜在后续评审过程中,“看地”又不尽如人意,措柔场址又因为海拔过高、土方量巨大,预计建设成本过高、运营条件太差而落选。

  经历了两次选址失败,一度有传言称果洛地区不适合建设民航机场。本着对青海民航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怀着为果洛人民创造便利出行条件的美好愿望,青海机场公司顶住压力,于2011年11月对果洛机场选址进行最后一次尝试。公司在业内寻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中国民航大学,对之前落选的草子场场址进行踏勘,并进行新的飞行程序设计。最终,经过一系列踏勘和更深层次的研讨,2012 年5 月2 日,民航局下发《关于青海省果洛机场场址的审查意见》,对场址进行了批复,同意将草子场场址作为青海果洛民用机场的推荐场址。经过4年半的艰难选址,终于确定了未来果洛机场的坐标。

  高寒缺氧,建设难度超乎寻常

2015年7月26日,跑道合拢.JPG

2015年7月26日,跑道合拢

  选址如此艰难,已是业内罕见,然而相对于后来的建设而言,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而已。

  2015年4月24日,在其他地方已经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果洛机场工地依然是冰天雪地,雪花飞舞之间,果洛机场复工誓师大会召开。

  誓师大会上,青海机场公司总经理魏博平要求全体建设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牢记安全、质量、责任、廉政的刚性要求,排除万难,加快机场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年底校飞,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全州人民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领导的殷切期盼,于风雪中为建设者们注入了一股暖流和决心。

  果洛机场海拔3787米,是国内第6、世界第8高的民用机场。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高寒缺氧、天气变化无常、有效施工期短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不时刻考验着青海机场建设者的意志、决心和专业水平。

  现实的困难摆在眼前,然而青海省发展的需求不能等,果洛人民享受民航服务的迫切愿望不能等,如果说果洛机场是青海机场建设者向果洛人民献上的一份答卷的话,那么这份答卷既要得满分,又要早交卷。

  青海机场建设,曾挑战高海拔玉树机场,创造了“玉树速度”;建成荒漠绿色机场——德令哈机场,打造了“德令哈品质”;面对着新的建设任务,青海机场公司总经理魏博平交给建设分部的任务是“再创奇迹”。

  果洛地区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0%左右,高原反应几乎给每个初到果洛的建设者一个下马威。不论是建设分部、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在一视同仁的高原反应面前,均不同程度出现难以入睡、血压高、头痛、食欲不振、流鼻血等不适现象,这样的问题不解决,高质高效的建设断然无从谈起。

  为了帮助全体建设者克服高原反应的影响,青海机场公司和建设分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司首先加强了果洛机场建设分部的人员配备,随工程进度视情况对分部人员进行适当增加,且均为分别参与过玉树、西宁二期、德令哈、花土沟等建设项目的精兵强将,具有丰富的高(高)原机场建设经验。

  为避免高原反应对工人造成伤害,建设分部在民工抵达果洛时加强了解,对身体不适宜者进行及时更换,并要求建设单位增加用工,以分担繁重的劳作;州人民医院也对果洛机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工地全体工作人员定期免费体检,并赠送药品。此外,果洛地区紫外线强烈,进入夏季,晴朗天气下曝晒容易造成晒伤,建设分部为全体工作人员准备了充足的防晒及解暑用品,以避免紫外线伤害。

  人的问题解决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天气的问题。果洛地区降水十分充沛,7、8月雨季尤其如此。在建设大干阶段的2015年6至7月,曾出现过一连下雨28天的记录,而且天气变化快,雷雨天气多,说下就下,毫无征兆。

  长时间频繁降雨给施工造成了极大困难。跑道混凝土浇筑后,一旦被雨水冲刷或冰雹袭击,混凝土表面砂浆就会被冲走,无法收面;如果等待雨水和冰雹天气过后再进行覆盖施工,就会出现混凝土凝固,无法拉毛,导致道面摩擦系数达不到要求。不仅是跑道,其他项目的混凝土施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为了在雨天也可以抢抓工期加紧施工,建设分部采取措施,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之外,充分利用场区自然条件,在施工现场建成临时排水渠,降雨后可将积水及时排出,并在道面、泄洪沟等项目施工时,在混凝土施工区域准备每家单位300米、共900米的防雨棚,一旦下雨立即撑起,从而避免雨水对混凝土施工造成影响。

  之所以要这样争分夺秒,其原因在于果洛地区的有效施工期短。受高原气候影响,果洛地区所有工程有效施工期仅限5月1日至10月15日,即5个月15天,其他时间因气温过低不宜施工。

  受限于基本建设程序,果洛机场土方工程2014年5月完成以后,后续工程无法招标,下半年工程基本处于停工备料阶段。2015年2月,基本建设程序完善后启动飞行区招标工作,4月机场复工。根据青海省政府明确的2015年内完成校飞的目标,果洛机场建设工期十分紧迫。

  对此,建设分部经过对工程项目建设顺序的妥善调整,将可施工期延长为4月10日至10月30日,增加了宝贵的1个月5天。其中4月10日至30日之间仅开工建设受寒冷天气影响小的项目,10月30日之前将完成全部室外建设项目。安排施工单位两班倒,每天从5时施工至夜里23时,并以校飞为目标时间严格倒排工期,将工作任务细化至天,责任明确到人,全体人员抢晴天、战雨天,住在工地、吃在现场,抢抓工期。此外,建设分部、监理单位、第三方实验单位共同加大对工程质量的抽检力度,以保证高速建设中的工程质量。

  面对着这样的恶劣条件和紧迫工期,全体建设者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16个月有效施工期内完成了正常3年才能完成的机场主体工程的建设工作,并最终实现了2015年年底校飞的任务。

  服务为主,先进理念筑就精品工程

为了防止信号遮蔽,果洛机场全向信标台高出正常标准4倍.JPG

为了防止信号遮蔽,果洛机场全向信标台高出正常标准4倍

  高质高效的工程,背后自然有一套优秀的建设理念和制度。

  “我们这里最重要的建设理念就是服务为主。”分部指挥长助理张普介绍到:“我们作为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首先就是改变以往的建设管理作风,并要求监理单位一起以一种为施工单位做好服务的理念,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为施工单位的创造一个良性、顺畅的施工秩序。要做好施工单位之间、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设计的协调工作,为他们解决一切建设之外的问题,让他们专心抓好质量和进度。”

  由于有效施工期短、工期紧张,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之后,多个重要项目必须同时施工,加之装修、设备安装已经开始,同时进行施工的单位有12个之多,同作业面施工冲突增多,协调配合工作繁琐,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施工进度,对果洛机场建设分部的协调能力是严峻的考验。

  对此,分部坚持每日例会制度,每日19时召开日例会,由分部、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加,集中汇报当日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安排未来2至3日工作,并讨论解决当日各单位施工问题,使沟通协调制度化、集中化,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此外,果洛机场建设分部员工每天早8时至晚19时全天工作在施工现场,特殊情况与施工单位共同加班,延续在以往青海机场建设过程中总结出的“五个现场工作法”,即“情况在现场了解,整改在现场完成,质量在现场把控,意见在现场沟通,经验在现场总结”。通过这一工作法,分部把办公室挪到工地上,一切问题现场解决,一切协调现场完成,大大提高了沟通协调的效率。

  “五个现场工作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建设期间所有来到果洛机场调研、慰问的领导全部抛弃开会听汇报,而是直奔现场,现场了解情况、现场询问进度、现场提出建议,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够直观地了解情况,为各级领导称道。

  加强党建,发挥引领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青海机场公司特地为有5个党员的果洛机场建设指挥分部成立了党支部,从而让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西部机场集团建设理念向来有着“安全、质量、责任、廉政”四大刚性指标,为了确保廉洁建设,建设分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与各项目经理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月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工作再忙,也不落下“三严三实”任何一次研讨学习,进度再紧,“三重一大”事项也必须按程序,通过支部会研究决策后上报。

  在建设工作中,党建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充分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建设分部党支部围绕工程建设,开展丰富的活动:“五一”劳动竞赛、“百日攻坚”、“环境卫生大整治”、“军民鱼水情深、共建果洛机场”庆“八一”文艺联欢等等,充分调动了各单位的积极性,让全体建设者真正做到“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决心。

  而作为建设分部党支部专职书记的范喜庆,除了廉政和调动积极性之外,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凝聚人心,带好队伍。

  “建机场不仅是分部的工作,更是分部所有家庭的工作。”范喜庆说:“年轻的项目经理们各个处于成家立业的年龄,家家都有好几本难念的经,而作为顶梁柱的他们却长年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工作,根本顾不上家。”

  水暖项目经理赵炳昌在建设期间结的婚,2015年9月30日办的婚礼,10月7日就被召回果洛,妻子心存埋怨也可以理解。为了安抚新媳妇的情绪,范书记要求赵炳昌回果洛的时候把媳妇一并带来,并在果洛为小两口办了一次“婚礼”,媳妇高兴了,对于丈夫的事业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设备项目经理张百洁在果洛机场建设期间妻子怀孕了,张百洁没能陪妻子做一次产检,临产时才回到西宁;家里母亲、奶奶也都生病,张百洁顶住压力在工地上坚持工作,不得已必须请假的时候,范书记也会体谅他的难处,但为了工作,批假的同时要求他,一是把现场工作往前赶,二是回西宁之后随时保证电话畅通,遥控指挥,总之假可以给,工作不能耽误。

  年轻的项目经理王启明,原则性很强,干工程有板有眼,但是沟通能力较为欠缺。范书记多次找他谈话,指导他坚守原则是必须的,但是与施工单位打交道要讲究沟通技巧,不能让他们对建设分部产生反感,打消人家的积极性。

  党支部的种种关怀和引导,尽最大努力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建设分部这个火车头跑得也更快了。

  校飞试飞,实践证明建设质量

2016年4月21日,果洛机场试飞成功.JPG

2016年4月21日,果洛机场试飞成功

  果洛机场建设期间,郝鹏省长三次来到果洛机场,根据亲眼所见的工程进度,代表青海省委省政府对果洛机场复工、校飞、通航等重要节点的时限进行了明确,其中对校飞的要求便是2015年底务必完成。

  果洛机场地形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跑道两端起飞降落都是从山间垭口进出,且附近山坡较多,地空通讯信号遮蔽严重,因此校飞会比一般机场更为困难。这些困难在选址和飞行程序设计过程中就已经得到预判,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除了传统目视和盲降降落系统之外,还增加了卫星导航系统,并在机场周围的高山上增加地空通讯信号传递台,架高两个全向信标台,以此增强通讯和导航信号等等。种种措施,都为了日后机场能够顺利实现校飞。

  然而即便如此,果洛机场的首次校飞依然不尽如人意,未能取得合格数据。在不改变试飞、通航等重要节点时间的基础上,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专门为果洛机场开展电磁环境仿真分析评估,汇总专家意见,最终在第二轮校飞中取得了合格的校飞数据。

  校飞之后,试飞工作马上摆上日程。为确保新机场顺利试飞,公司总结校飞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民航局、东方航空公司协助青海机场公司先行通过模拟机为果洛机场进行试飞,并最终模拟试飞成功,极大提振了各方对果洛机场试飞的信心; 4月5日、4月20日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召开两次试飞准备会,公司针对西北局提出的要求进行大力整改,全部落实到位;此外,公司举全公司之力,抽调资质高、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障试飞,积极开展各类演练,完成建设收尾工作及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为试飞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最终,4月21日,果洛机场迎来东航试飞飞机,并顺利完成试飞。负责试飞的首航机组机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衷地称赞道:“机场建设的非常好!各项保障也相当完备!”

  在果洛机场校飞、试飞过程中,西部机场集团曾给予大力支持,集团邹展业董事长明确表示,要举全集团之力帮助青海机场公司,尽全力按期顺利完成果洛机场校飞、试飞工作。校飞和试飞的顺利完成,充分印证了民航局和青海省在果洛建设民航机场的大胆构想,证明果洛机场建设不仅是可行的,更是现实的。果洛机场至此已具备通航条件。

  竣工投运,“一主八辅”增加新羽翼

  为了使建设与运营融会贯通,顺利过渡,青海机场公司提前一年成立了果洛机场分公司,如同建设一样,公司为分公司配备的人员同样是精兵强将。分公司的员工们分批次前往果洛机场,与建设分部、施工单位同吃同住,帮助建设的同时深入了解机场情况,从运营角度提出优化建议和诉求,使建设运营无缝衔接,从而为机场安全平稳发展打好基础。

  在建设分部和分公司的通力合作下,双方共同完成整改800余项,小到建设分部为分公司留多少套工具,大到设备安置地点是否需要挪动,事无巨细,均以“建设服务运行”的理念为标准,一一进行整改。这样的整改,最终使果洛机场在机场建设的“高考”行业验收过程中取得了必改项仅29项、建议整改项18项的好成绩。

  随着6月3日果洛机场通过行业验收、机场使用许可证检查和6月15日行业验收整改项全部整改完毕,果洛机场正式由建设转入了运营。

  通航的最后一步,就是确定航空公司和航班时刻。

  为了支持果洛机场通航,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加快审批航线经营权,并为东方航空公司配套了一对西安咸阳机场起降时刻,调动了东方航空公司积极性;东方航空公司在高(高)原机场运行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同意优先增开果洛航线。果洛机场通航至此进入倒计时阶段。

  魏博平总经理曾阐释过他对青海民航的发展理念:“青海航空应该是民生航空,服务于青海百姓,尤其是在果洛这样交通不便的藏区,民航所承担的方便民众安全、快捷、经济出行的责任更加重大!”

  围绕这一理念,果洛机场通航之后,将开通西安-西宁-果洛航线,旺季每日1班、淡季每周4班,是青海省初期运营航班最为密集的新建机场,为了支持藏区发展,为藏族群众创造更加经济实惠的出行条件,机场通航初期机票定价为人民币200元。200元的机票,将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吸引大量旅客选择民航方式出行,迅速培育良好的市场,使8个小时的地面交通变成50分钟的空中坦途,让果洛人民免受长途乘车的颠簸之苦,从供给侧为果洛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产品。

  果洛机场是青海省“一主八辅”机场建设格局中建成的第六座机场,作为青海省一州的交通枢纽,它的通航,将会大大提升果洛地区和青海省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应急救援水平、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十三五”期间,青海机场公司还将把果洛机场打造成为安多藏区的中心机场,使其成为完善青海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完善西北地区航线网络的重要羽翼,青海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

果洛机场通航仪式现场演唱的藏族歌手1.jpg

果洛机场通航仪式现场演唱的藏族歌手

  7月1日,东方航空航班降落在欢腾的果洛机场,果洛玛沁机场正式通航。参加竣工通航仪式的当地藏族同胞载歌载舞,迎接“天马”的到来。对于20万果洛藏家儿女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架飞机和一座机场,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加快捷,更加安全,更加舒适,也更加现代化。纵然地处偏僻,纵然人口稀少,党和政府却并没有遗忘果洛,让一座现代化的机场屹立在这里。轰鸣的引擎打破群山的千年沉默,银色的身影划开蓝天的亘古寂静,从此以后,省会西宁不再遥远,圣城拉萨不再遥远,首都北京不再遥远,崭新的生活不再遥远,美好的未来不再遥远。

  9年的艰苦奋斗,建设者们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建设起一座现代化的机场,把民航服务延伸到了雪域果洛,在这一方热土上谱写了新的史诗。机场尚未通航之时,果洛机场的建设者们便已踏上了新的征程,分配到了青海省内其他机场的建设分部。他们虽然离开了果洛,但果洛机场的建设经验、奋斗经历,将被他们带到更多的机场建设中去,传承发展,创新进步,为青海民航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