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建设 >> 正文

青岛新机场4F级比肩京沪 可起降世界最大客机



2013-09-30   作者:  来源:《半岛都市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青岛新机场比肩京沪 可起降世界最大客机

  图:青岛新机场4F级比肩京沪 可起降世界最大客机

  青岛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民航局和省、市“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本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备、便捷舒适 、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的建设原则,致力于综合交通 、智慧机场、绿色机场、特色商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新机场。

  等级 可起降最大客机的4F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负责人介绍,要充分把握这一有利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将青岛新机场建设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将青岛新机场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 、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新引擎。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民航业务增长需求的测算,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规划对青岛新机场的定位,预计青岛新机场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04架次;远期(2045年)将达到5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36架次。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为国内最高等级,必须保障世界最大客机A380全重起飞可比肩京沪。主跑道长3600米,次跑道长3200米。近期将建设2条独立运行的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间距2200米,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远期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航站楼面积达60万平方米。

  定位 主要面向日韩的对外门户

  “结合新机场建设,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实现畅通、便捷、高效交通集疏,提高青岛新机场的地区辐射能力,通过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充分发挥新机场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中的服务功能,促进青岛市及半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该负责人介绍,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枢,区域性国际旅客中转枢纽和主要面向日韩的对外开放门户。

  目前,已形成了“快速联接东、西、北主城区,便捷服务半岛地区”的综合交通组织方案。铁路方面,依托济青客运专线、规划中的青太客运专线、青连铁路线的站点布局,与城市轨道紧密衔接,围绕新机场形成枢纽铁路站,实现空铁的紧密衔接;公路方面,打造“四横五纵”快速路网集疏运系统;轨道交通方面,综合调整市域内铁路、城轨线位,与新机场紧密衔接。

  辐射 200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区

  “充分发挥青岛新机场的区位优势,使航空产业本身及与航空密切相关产业在机场周边地区聚集;通过机场客货运业务的发展,带动物流、临空加工与生产制造在机场周边聚集,进而形成临空经济区,并通过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反哺新机场,使新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形成互补,相互促进。”该负责人介绍,在对国际和国内临空经济区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青岛自身区位优势,提出了“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临空经济区设计理念,并积极推进临空经济实验区和综合保税区项目规划的落地。

  临空经济区目前规划研究面积200平方公里,以航空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通航相关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按照预测货运量(近期44万吨、远期110万吨)计算,临空经济近期总产出500亿元,远期总产出1000亿元。

  未来 蓝色智慧型的现代航空城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将促进如金融、法律、居住、零售、娱乐等配套服务业的发展。”该负责人介绍,这就要求机场周边区域的办公、生活和商业配套必须发展完善,配套城市生态功能系统,并最终形成新型卫星城。因此要充分利用青岛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建设城市信息化和智能服务体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蓝色智慧型航空城,打造“快一族”高端居住区。目前,在前期研究的机场上,已开展了航空城规划的概念设计,将与原有规划相结合,切合航空城、临空区及新机场建设未来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对航空城进行规划设计。

  专家解析

  流亭机场将变总部商务城

  建成后与旧机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未来的定位又将如何?对此,青岛市政协原主席,现任山东航空产业协会理事长的孙德汉进行了详细解析。

  打造临空产业新城

  孙德汉透露,今年下半年,青岛还将开通直飞澳大利亚新航线,国际航线将会越来越丰富。

  “未来新机场落户,将会极大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孙德汉告诉记者,如今流亭机场周边就已经显现出来,一些大型的电器电子生产商,都在周边设立了工厂和工业园,通过空运运输到世界各地。而胶东场址位于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北,这些产业对于航空运输的需求十分旺盛。

  对于这些生产商来说,未来新机场的交通条件毋庸置疑,因而届时电器生产商、IT行业、金融行业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都将落户在新机场周边,依托于便捷的交通条件发展,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打造成临空产业新城,通过产业带动惠及民生。

  胶东城市圈的核心“三城联动”以胶州湾为核心,通过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在孙德汉看来,新机场的建成,对于三城联动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你看,这是青岛的东城、西城和北城,正好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发展轮廓。”孙德汉在纸上画出了三城的所在位置,他告诉记者,经过专家论证,青岛的大交通枢纽就在胶州,这里已有多条铁路线在此会合,高速公路也从此经过 ,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工程已经完成前期立项、审批,将纳入机场综合交通体系中进行规划建设。在这一系列便利的交通条件下,新机场建成后,将会形成空铁一体的联运枢纽。

  “未来这里就是胶东城市圈的核心。”他还向记者透露,目前的老机场属于军民合用,而新机场将成为纯民航用机场 ,因而未来的航班将有更大的发展空域,航线优化后飞机晚点率也会下降。

  新旧机场不会形成竞争

  新机场建成之后,会不会与旧机场之间产生竞争呢,孙德汉表示,不会。他告诉记者,五年后新机场将建成,而老机场也将正式转场,逐步报废。在转场期间,新旧机场将会互相补充、合理分流。

  记者从城阳区获悉,对于旧机场搬迁后如何定位,城阳区也已经做好了规划,城阳区在青岛市的功能定位为青岛门户和北部副中心,未来形成七大居住板块,17年后,居住人口将达到180万人。在对于流亭机场的规划方面,城阳区也已经做好了定位,将依托未来机场搬迁腾挪的空间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现代高端服务业,打造以休闲商务、中小企业总部 、高端装备企业总部、文化创意企业总部 、物流企业总部等为主的总部商务城。(记者娄花)

  航线会增多,旅客少花钱

  借鉴韩国釜山、日本福冈提供经验,青岛大海港要跟大空港结合起来

  得知青岛新机场落户胶东,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觉得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手笔,韩国釜山、日本福冈是海空港结合的典型案例,青岛的龙头地位需要大的空港匹配,这也将为中日韩先行试验区的建设做好铺垫,游客的出行成本会降低、有更多的旅游路线选择。

  海空结合,国际有先例

  “新机场建在胶东,对于整个山东区域的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张卫国说,山东过去机场小而散,很多地市在争着建大的航空港。从国际上韩国釜山、日本福冈的经验来看,大的海港跟大的空港相结合,对区域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带动。

  “青岛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在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推动下,将更加承载着龙头的作用。”张卫国说,青岛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蓝色硅谷的建设、海洋高端产业基地的建设,深海基地的建设等等,这些大的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大空港来匹配。

  为试验区建设做铺垫

  “山东省作为大省、强省,陆地上的交通基本上建设得没问题,如济青高铁的建设,还有一些城际铁路的建设等。”张卫国说,海上交通有青岛港、日照港,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但是空港本身需要再提高档次,而青岛新机场的建设就符合大山东发展的需要。

  “目前,山东对接黄渤海、东北亚、长三角,没有大的空港建设,走出去不方便。”他说,山东只有建立起立体化的交通,才能更好地对外开放。“对比,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可以获得更好的国家政策来促进城市的发展,而青岛也可以借鉴相应的经验,来摸索中日韩先行试验区的建设。”张卫国说,而大空港的建设就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游客出行成本会降低

  “新机场的建设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刚从韩国出差回来的张卫国说,“我这次就是从济南坐动车到青岛流亭机场坐的飞机,单线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如果新的机场建起来以后,估计飞行的时间就会缩短,而航班多了以后,票价也有可能降低。而且去韩国的旅游线路也会增加,去韩国旅游的景点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作为枢纽港,随着航线的增多,新机场未来的发展有可能像法兰克福的空港一样发达,给周边区域的出行带来方便。”张卫国说,除了出行带来方便,生活上也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比如在空港比较发达的地方,城市综合体也很快就会发展起来,生活将更加便捷,服务业也将更加发达。“现在胶州湾北岸区域晚上八九点钟,路上的人比较少。城市综合体成规模后,将带动周边人的生活变化。”张卫国说。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