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问题极大浪费着ARJ21国产客机试飞资源
2012年3月19日的一场降温带给了ARJ21-700飞机进行自然结冰试飞难得的机会。记者 刘济美 摄
11月5日是ARJ21-700飞机第三年转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进行自然结冰试飞。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RJ190飞机在进行此项试验时仅用了7天的时间,而波音777飞机也只用了17个月的时间。
是什么原因增加了ARJ21-700飞机自然结冰试飞的周期?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副院长赵鹏表示:ARJ21飞机进行自然结冰试飞仍然面临着难度与局限性。
首先是空域问题,国外的空域是开放的,对自然结冰试飞的验证机不构成限制,但是国内必须进行预先申请,只能在规定的空域内进行飞行,即使在非预定的空域内发现有结冰云层,ARJ21-700飞机也不能获准进入,这就造成了试飞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次是气象预报问题,CCAR25部附录C对民用运输机实施自然结冰试飞的云层状态、大气环境温度、云层微物理参数都做出了具体而严酷的要求。国外气象专家经验丰富,能够通过对气象模型的分析进行长期的气象预报,提供较为精准的结冰气象预测结果。例如,在试飞区域,他们可以在地面上采用放热气球等手段进行短期的气象预报,而在试飞过程中,气象专家通过卫星电话跟试飞员沟通,根据气象预报结果指导试飞员飞进入结冰区域,寻找适合结冰的云层。这种由气象专家指挥的“追冰”试飞模式非常高效,而我国由于国内民机事业起步较晚,可供自然结冰试飞参考使用的气象资料几乎没有,仅能提供3天的气象预报数据,造成了这种“飞机等天”的被动局面。
最后是试飞通讯问题,国外局方试飞工程师与申请人试飞工程师都在飞机上随时针对气象情况进行决策。在前两年的试飞过程中,采用地面监控的“定点飞行”模式,ARJ21-700飞机只能在160-200km的监控距离内飞行,限制了捕捉结冰气象条件的机会。
为了提高试飞效率,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此次采用了三地试飞的组织模式,在阿勒泰、克拉玛依与乌鲁木齐机场分别设置了三个遥测监控点,将试飞监控范围扩展到400-500km,试飞区域增加到20万平方公里,较前两次的试飞范围大大扩展,极大的增加了捕捉到最严酷气象条件的几率。本次试飞中还在飞机上安装了卫星电话,试飞员可以直接和地面监控人员进行联系,实时决策。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冯丽娟表示:随着试飞组织经验以及试飞技术经验的积累,伴随着审查方对申请人技术能力认同度的提高,ARJ21-700飞机试飞时间将有相对的缩减,但是,对于像自然结冰这样的直接关乎运营安全与经济性的科目我们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试验。
“如果我们不进行这项试验,我们就不能证明ARJ21-700飞机能够在结冰的气象环境下保证安全运营,”ARJ21-700项目副总指挥赵越让介绍说,“ARJ21-700飞机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我们必须为航空公司的经济性考虑。”
ARJ21-700飞机自然结冰试飞仍有12个试飞科目需要验证。赵越让表示:如果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仍然没有捕捉到满足要求的试验条件,ARJ21-700飞机将在2014年年初择机再次进行自然结冰试飞。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河南日报:降价莫忘提升“质量”
- 下一篇:大数据对于旅游业意味着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