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深圳机场新航站楼:允许1%漏点 是一大笑点



2013-12-26   作者:胡文  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自11月28日顺利转场启用以来,堪称“高大上”的深圳机场新航站楼,承载了深圳岁末收官的多重荣耀,当仁不让地成为深圳一张全新名片。其微博、微信上曝光率极高,是充满个性化的传扬和美誉。然而,上周一场不期而至的连日冬雨,偌大候机楼里出现的若干水桶,却让新航站楼的耀眼光环瞬间从顶端跌落地面。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跑冒漏滴”所导致的失落感,正像年末的光明大火一样让人无言以对。

  新航站楼的超前创意、宏大造型已经无需赘言。从它落成之日起,注定已成为深圳新的地标建筑。但从细节管理的角度,新航站楼的挑战还在后面。从历史经验和国内外惯例来看,这是决不是老生常谈般的一个“未雨绸缪”来得那样轻巧。

  正所谓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难处。纵观国内外任何宏大建筑,建筑面积越大,创新之处越多,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其维护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在建筑学上,这恰是人们为了建筑美学支付的一种“对价”。从“大裤衩”到“土豪金”,无不如此。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使用,早在深圳音乐厅、图书馆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验证:虽然深圳音乐厅、图书馆空间视觉效果恢弘,但同时造成了很多空间浪费,且耗能巨大。音乐厅每年的电费多达上百万,玻璃幕墙每年需要多次清洗,每次费用不菲。由于施工质量问题,玻璃幕墙也出现过漏雨现象。

  现在,同样的问题轮到了新航站楼。据深圳机场方面介绍,由于新航站楼表皮结构复杂,天窗数量较多,防水难度很大。资料显示,新航站楼表皮为双层结构,形成了3.8万多个天窗,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220倍,幕墙接缝数量是国家大剧院的60倍。如此多的天窗,意味着深圳机场必须克服大面积幕墙防水这个巨大难题。机场方面称,根据建筑业内相关标准,一般来说有1%左右的漏点是允许的,且现在发现几十个漏点只是点漏,不是线漏。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是符合标准的。

  不知道这1%从何而来,是不是一个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但即便是按照这个标准,3.8万个天窗如果允许有1%的漏点,也将多达380个漏点。这难道意味着,在整个新航站楼之下,即便摆上380个水桶都属于正常?照这个标准,眼下仅仅发现几十个漏点,是不是还值得自慰?要知道,航楼站的漏点不是明星的“露点”,这个允许1%漏点的托词,无法成为刺目水桶的遮羞布。

  明眼人都知道,相比台风季节,淅淅沥沥的深圳冬雨几乎不值一提。所谓点漏和线漏,也可能是点、线、面的累计变化而已。在深圳抗击台风的历史上,这种教训多不胜数。面对未来台风的洗礼,新航站楼必须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和意外。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