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大佬“低就” 廉价航空“春秋”时代终结?



2014-07-03   作者: 赵一蕙  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本来“看不上”低成本航空的国有大型航企不得不放低身段。昨日,东航宣布,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中联航”)正式转型成为低成本航空公司,这是中国首家国有经济型航空公司。在高端消费需求减少、低成本航空逐步壮大的背景下,作为中央级的国有大型航空公司,东航在传统经营模式之外正式切入低成本航空,颇有风向标意味。

  首家“混合经营”国有大航企

  “低成本增长势头迅猛,混合性航空经营模式正在兴起。目前,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欧美、东南亚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份额,但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低,潜力巨大。同时,混合型航空经营模式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全服务航空公司正在进入低成本领域。”这是东航2013年年报对于行业竞争格局和趋势的五大描述之一,且被列在第一位。

  此后不久,东航即做出战略转型之举,将旗下的中联航正式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由此成为中央企业中首家集“传统全服务经营模式”、“低成本经营模式”于一体的“混合经营制”大型航空运输集团。

  中联航本身是东航“抢点”北方市场的重要一环。2012年8月,东航通过从东航集团处收购中联航20%股权,完成对后者的全资控股。中联航前身为中国联合航空公司,于2004年改制。截至2013年末,其注册资本已达13.2亿元,总资产44.9亿元,净利润1.87亿元。中联航最大优势在于北京南苑机场是其使用的独家机场。当时,东航借其“瞄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溢出市场,吸收时刻已经饱和的首都机场以外的旅客增量。

  截至2014年5月,中联航拥有26架波音737飞机,通航城市70余座。根据计划,2014年底,中联航运营的波音B737飞机将达到31架。同时,借着未来中联航将整建制迁入北京第二机场的契机,预计到2019年其飞机规模中联航将达到80架。“中联航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除中联航“率先”转型外,东航布局低成本航空另有后手。据悉,东航已与香港信德集团、澳洲航空公司共同筹建低成本航公司捷星香港,但目前尚未正式“启航”。

  “春秋航空模式”之借鉴

  传统航企“试水”低成本航空,其中固然有政策鼓励的因素,但也有行业竞争格局的倒逼——一方面,国内航空高端需求下降,几大航的利润水平正在逐步下降;另一方面,低成本航空却逐步升温。

  2013年,四大航合计实现净利润97亿元,而2010年则为264亿元。从2010年至2013年,净利润逐年下滑幅度为23.9%、35.8%、24.8%。仅看2013年,宏观经济疲软以及减少“三公”开支等因素导致航空运输需求不振,造成两舱客户减少,同时还要承受高“分流”效应;另一方面,市场运力增长较快。在此两方面因素夹击下,供需矛盾加剧,为稳住客户流,航空公司只能打起价格战,票价水平明显下跌。最近三年,四大航营业总收入基本没有提升,但营业成本却不低,去年合计为3093亿元,较上年的3063亿元有所上升,而这一数据在2011年则为2820亿元。

  高端消费难以提振,廉价航空却“蓄势待发”。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2014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扶持低成本航空是2014年民航工作重点的一方面。目前,除了东航外,海航、吉祥航空等已在低成本航空业务上布局,不少外国低成本航空也在酝酿抢占中国市场。

  竞争之下,传统大型航企亦不得不转向以往“看不上”的低成本航空。然而,从传统航企到完全不同的低成本航空,如何能够“混合经营”获得成功,则需要花功夫和精力。

  一位民航人士告诉记者,低成本航空关键在于“抠成本”,其劣势则是国内有价值航点城市过少,“廉价航空”难以建立起庞大而密集的航线网络,亏损风险大。

  不过,作为国内廉价航空第一“招牌”的春秋航空,却已然在国内廉价航空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截至2013期末,春秋航空的运营机队规模为39架A320 飞机,当年净利润7.3亿,同比增长17%,毛利率12.97%,高于当年四大航的平均水平10.6%。目前,春秋航空已向证监会报送了IPO申请。

  撇开航线补贴不谈,春秋航空的特点在于:一方面,春秋航空本身靠旅游起家,航空与旅游在主营业务上可以互相援手;另一方面,春秋航空的低成本也低于全服务型航空公司,其近三年单位销售费用、单位管理费用比例平均为0.008元/座公里、0.01元/座公里,仅为同期A股公司平均值的20%和60%。

  相较于春秋航空模式,中联航的优势在于独有运营基地南苑机场。此外,较成熟的国内众多独飞旅游航线和周边国际旅游航线布局,也使得中联航“起点较高”。

  “东航将借鉴现有各国发展低成本航空的成功经验,率先探索具有中国民航特点、东航企业特色的低成本航空发展之路。”东航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