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与羽田机场的调查须高度专业化
日本共同社11日报道,中国国际航空公司181次航班(空客A330型)9日未听从空管要求其复飞的指令,直接在羽田机场着陆。日本国交省对共同社说,9日下午1时15分左右,空管一度向181次航班发出着陆许可,但之后鉴于先行着陆的飞机有可能还留在跑道上,所以要求航班复飞。但该航班直接着陆,当时先行着陆的飞机已经驶离跑道,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日本国交省表示目前还在调查飞行员是否有可能未准确听清指令。日方新闻稿看似客观陈述,但语境设置暗含了对国航的“有错推定”。
到12日晚为止,国航方面未就此事做细节性回应。在接受环球时报询问时,该公司表示在得出正式调查结论之前,双方都有义务不单方面对媒体进行回应。
本报采访多名航空及飞行专家,由于不了解事情的细节,他们做了如下原则性分析。
第一,在民航班机已经收到着陆许可之后,再被紧急要求复飞,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很低。只有很特殊的情况才会导致指令的修改,比如这次事件中先行降落的飞机有可能来不及离开跑道等。
第二,最大的可能是塔台与国航181航班驾驶员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飞行员故意拒绝执行塔台指令的可能性极小,这种情况对于国航这样的大型国际航空公司来说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国航是中国飞国际航班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181航班的机长应当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而且应当也不是第一次在羽田国际机场降落。
第三,塔台与驾驶员沟通出差错应当有一些临时性因素促成。比如当时航班已接近地面,飞行员目测情况与塔台指令出现矛盾,以致飞行员对自己是否听错了产生犹豫等,而当时用以判断的时间要以秒计算。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塔台的指令未被飞行员准确理解,这需要详尽的调查得出结论。
第四,飞行员有绝对执行塔台指令的义务,除非有必须由机长自行决定的紧急情况。塔台则有让自己指令准确到达机上的责任。由于这是一次已发出着陆许可后的突然性指令修改,这种变故不经常发生,飞行员对新指令产生怀疑当属正常的心理反应。塔台方面了解事因,但飞行员并不清楚。因此塔台有必要关注这一指令的理解执行情况,确保飞行员听清听准。
第五,羽田国际机场和中国国航都在民航领域享有很高的专业声誉,这件事一定是多个偶然性因素共同促成的,外界不应朝着某一方的低级错误方向编造故事轮廓。把那些因素都找出来,会为确保今后国际机场塔台与航班的沟通准确扫除仍存的隐患。
我们认为几位专业人士的上述分析颇有道理。鉴于中日舆论对涉及对方的事情都很敏感,希望这件事情的调查能够严守专业原则,不受两国舆论氛围的影响。此事朝任何方向渲染、上纲上线,都是不应该的。(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