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白云机场
对每个机场人来说,从旅客进入机场的那一刻开始,彼此间就“共同起航”了。无论是直面旅客的“幕前”,还是旅客看不到的“幕后”,一切都围绕着航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据不完全统计,一座机场涵盖的不同岗位多达上千个,很多工作人员并不与旅客接触,他们承担着大量“看不见”的任务,同样支撑着机场这个庞大机器的运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一座跻身全球客流量前20强的大型机场,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服务,下面选取几项为您揭秘白云机场的另一面。
“看不见”之一:白云机场有支驱鸟“特工队”
100多年前,当人们看到鸟儿在空中飞翔时,便开始幻想在空中飞行。人们不曾想到,当人类的飞行器与鸟儿在空中相遇时,却不是一场浪漫邂逅,而是一场威胁双方生命的生死较量。一只重量约1公斤的飞鸟,对于飞行中的飞机来说,其撞击力可达10吨之巨。防范鸟击成为保障航班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白云机场在我国鸟类迁徙通道上,因此一支不为人知的特殊队伍——专业驱鸟队——便应运而生了。为了防范鸟类对航空安全的危害,他们每天使出十八般武艺,与这些不速之客斗智斗勇。多年来,他们成绩卓著——在国内机场中率先进行鸟情生态调研,采用设备驱鸟、巡视驱鸟、生态驱鸟这3种方式防治鸟害,还自主研发了驱鸟设备。
彭玉婷就是这支特殊队伍中的一员。她本科学的是动物学,当初听说她到机场工作时,其他同学一度误以为是“鸡场”。从2005年开始,小彭就参与白云机场的鸟情生态调研工作。作为团队的队长,带领大家进行野外调查、夜间调研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从2005年至今,他们整理出的机场鸟类分布图中,有鸟类约213种,以冬候鸟为主,其中不乏鹰隼、猫头鹰等。
为对付这些威胁航班安全的“大敌”,“特工们”使出一项项杀手锏。首先是从生态环境入手,保持飞行区内草坪高度不超过30厘米。对土面大范围平整碾压,土地结实了,植物长得就不那么好了,小鸟也就无处藏身了。其次是定期喷洒除虫剂,防止吸引鸟类的虫子生长,从生态上切断鸟类食物链。用驱鸟员的话说,就是“努力创造一个对于鸟儿来说不那么舒服的环境,让它们不想来,来了也不想多待”。除了利用环境限制鸟儿的生长外,先进的驱鸟设施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白云机场拥有驱鸟车4辆、驱鸟枪1支、驱鸟礼花弹4枚、驱鸟煤气炮72门、声波驱鸟系统55套,另外还制作了驱鸟假人40个、捕鸟网11000平方米、驱鸟彩旗若干面。在白云机场,72门驱鸟煤气炮分散在跑道两侧,在飞机起飞和降落之前会提前鸣放;55套声波驱鸟系统覆盖东西跑道,以形成声波防鸟网。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白云机场航班量的增加,驱鸟工作不再是猎杀和围捕,而是科学的驱逐和预防,从而让100多年前才飞上蓝天的人类,同一亿五千万年前就在空中飞翔的鸟儿和谐共享同一片蓝天。
“看不见”之二:白云机场的节能环保大使
深秋的广州白云机场依然草木苍翠,有着与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
一辆洒水车停在了南区污水处理厂西侧的路边,绿化带里有个接水设施。只见环卫工人将水车的进水口对准上方水管的出水口,然后轻松地按下阀门,中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入洒水车水箱,为机场的绿化环保输送水源。
洒水车队的钟队长说,这个设施是去年2月底投入使用的,专门供洒水车取水使用,当中的中水就来自机场的污水处理厂。负责污水处理的班组叫“水沐年华”,他们共有16名成员,隶属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清洁卫生服务公司。
“水沐年华班组,他们是做什么的?”每当被问及此,现任环保部经理何丰就娓娓道来:他们16人,每天24小时对白云机场污水处理厂关键设备设施进行监控和对水质工艺进行调控。自2004年12月机场污水处理厂创建以来,他们就在机场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从事环保服务。现任环保部分队长的邝少炜到污水处理厂工作已有10个年头,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的他,一开始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来工作,却没料到会坚持那么久。“这份工作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我们变废为宝,为更美好的环境作出了贡献。”
特别是看似简单的中水回用,却隐含着员工背后的辛酸。据钟队长介绍,此套中水回用设施完全是公司员工自行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的。徐静宜是刚毕业的“90后”,说话轻声细语,皮肤细腻白皙,看上去是个“乖乖女”。刚工作半年的她,已经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不仅仅是在办公室看监测数据。”遇到台风和暴雨天气,徐静宜和同事们要到排污管附近巡视。如果发现管道被堵,他们还要及时清理。“下雨打雷时别人到处躲,我们却要往雨里冲。”这个柔弱的“乖乖女”,在这个地方逐渐转型为不畏风雨的“女汉子”。
在他们的努力下,白云机场的中水回用大有成效——来自白云机场航站楼、工作区、生活区所产生的污水,经过层层处理后,水质符合市政设施清洗的相关要求,依然可以作冲洗、灌溉等使用,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白云机场公共道路面积为30万平方米,每日清洗道路的耗水量60吨左右,全年累计需消耗2万多吨用水。若沿用之前生活用水清洗的做法,势必造成资源浪费。采用中水清洒道路,每天将直接节约自来水60多吨,节约量相当可观,机场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以大力推进。
在他们的努力下,白云机场被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授予行业最高级别的五星“环保诚信企业”称号。
“看不见”之四:“天罗地网”保平安
白云机场边界长达数十公里,如何确保这广阔区域的平安,让每名旅客开心出行,平安返回?无须担心,在您看不到的地方,机场已布下“天罗地网”!
小王是白云机场安检护卫部监护三大队一名普通的队员,拥有 “鹰”一般的眼睛、“狼”一般的耳朵和“豹”一般的速度。实际上,他的队友都具有同样的本领,他们长年担负着白云机场40公里围界、13个进出机场控制区的道口以及机坪场面的安全监控管理任务。
“围界”是将机场飞行控制区与外界隔离的空防安全屏障,在外人眼里,这道“安全屏障”可能只是一张不起眼的“网”和偶尔的几声警报而已,其实里面“大有乾坤”。白云机场围界包含了“内围”和“外围”两道防线, “内围”是2.5米高的铁围栏;“外围”则是围栏加蛇形铁丝网,总高达3米,构成“双保险”。围界被划分成137个防区,安装了世界先进的安防系统,近200个监控摄像头随时随地监控,防范无证无关人员攀爬以及动物进入控制区域,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飞行区的封闭式管理。
每天,小王和他的同事们都要轮班进行24小时巡查:检查围界是否自然破损,是否遭人为破坏,是否有人攀爬、翻越围界;检查系统运作是否正常,每一个防区的灯光、振动电缆、光缆及机箱工作状态是否良好;检查是否有无证人员及车辆进入,是否有可疑物品及活物出现,是否有人通过围界传递物品等,不能有任何马虎和闪失。监控室队友虽然是坐着干活儿的,但丝毫不轻松,他们必须长时间保持精神集中,目不转睛地盯住电子屏幕,时间一长,眼睛就会发干发涩,甚至流泪。人在监控岗位工作了几年,眼睛也变成近视眼了!但凡监管区域有任何风吹草动,小王他们肯定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无论烈火骄阳、风吹雨打还是蚊虫叮咬,他们都会坚守现场,直到一切恢复正常……
在繁忙的白云空港,各道口每天都是车水马龙。在最繁忙的道口,节假日最高峰进出的工作人员超3000人,汽车过千辆。小王他们要一一对这些进进出出的人、车进行人身、携带物品以及防爆安全检查,时常还要扮演交通秩序“指挥员”的角色……除了忙之外,他们还要忍受日晒雨淋、沙尘、废气。但为了机场的安全和旅客的愉悦,安检队员们10年如一日且乐此不疲。
可能有人要问:遇到野蛮“闯关”的行为怎么办?别担心,白云机场的“天罗地网”可不是浪得虚名:围界道口均安装了当今最先进的防撞系统。万一有可疑车辆妄图强行冲入,系统立即启动电动铁闸门,第一道关卡便能将它拦下。与此同时,设置在门后面的一道防撞板会迅速弹出,将车辆拦腰顶起,让“入侵者”进退维艰、束手就擒,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正是有了这人、机、技完美结合的铜墙铁壁、天罗地网,白云空港保障了围界安全、放行千万航班、传送和谐幸福!
“看不见”之三:机坪上的“飞机管家”
往来白云机场,透过飞机舷窗,您可一窥机坪上的壮观景象:一架架飞机滑行穿梭、呼啸起降;各式保障车、工作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白云机场日起降航班达上千架次,每天围绕着飞机“亲密交流”的各类保障车接近上万辆,不同工种的保障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紧张有序地完成保障任务……机坪保障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此多的人、车、物环节,如何得到有效的现场监控和协调,确保安全、有序和顺畅呢?在机坪上,有一支小分队专司此职,那就是“飞机管家”。
“飞机管家”的大名叫航班管理员,由原监装监卸员转型升级而来,他们的职责是对航班保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协调,杜绝违章作业,及时解决异常问题,同时通过实时数据录入分析,为机坪运行品质提高提供数据支撑。他们不是航班保障的直接操作者,却是机坪保障的“专家”,比任何人都清楚整个保障流程;他们时刻身处机坪,却能“遥控后台”,通过手中的PDA将所有保障数据实时传输至白云机场自行研发的生产管理系统;他们不是放行飞机的机务人员,却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安全、正点地把每一架飞机送上蓝天。形象一点儿说,航班管理员就好比每架航班的“监控器”“记录仪”,客观记录航班保障动态信息,确保整个机坪保障处于可控状态。
既然是“飞机管家”,就必须“身怀绝技”,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是必备的本领:随着飞机被引导进位,航班管理员便通过PDA快速录入保障人员及设备到位时间、飞机到港时间,随后的放轮挡、对接廊桥、卸货物行李等整个保障过程都是在航班管理员的监控记录下完成的。在此期间,“飞机管家”还要负责保障车辆靠接飞机的指挥,每10分钟对桥载电源进行检查,按照检查单逐项检查,确保航班保障“零差错” ……在飞机离港时,航班管理员要协助机务人员对推飞机过程进行交叉检查,带着对每一个航班安全准点飞行的祝福,与机务人员一起挥手目送飞机顺利滑出。
“看到机组、旅客微笑着与我们挥手告别,看到飞机昂首冲上蓝天,我们很有成就感!”挂着晶莹的汗珠,航班管理员汪昱伟自豪地说。
“看不见”之五:“迎战”雷雨台风的背后
乌云翻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望着窗外的天气,白云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指挥员“红姐”知道,今天必定又是一个通宵不眠的繁忙之夜。
白云机场地处亚热带沿海的广州,温暖多雨,特别是春夏季节,雷电、暴雨、台风等接踵而来,给机场的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每逢恶劣天气来袭,与旅客一样为航班延误揪心的,还有大量默默奋战在机场一线的服务保障人员。
“机场区域、航路天气情况怎样?”“空域问题怎样解决?”“航班是否需要取消?次日补不补?”……今年初春因为持续雷雨,3月30日当天延误一小时以上的航班多达116班,白云机场立即启动了大面积航班延误最高级别红色预警,各个保障单位负责人奔赴现场,紧急召开联动协调会。与此同时,在远离地面的塔台办公室,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红姐”和她的同事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忙碌着,电话声、键盘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运行指挥员们头、肩、手并用,电话对讲、快速记录、录入数据……他们尽可能不让一场持续雷雨打乱机场庞大系统的运作,确保旅客尽早出行。
无论是旅客看得见的值机、安检、交通等服务,还是旅客见不到的行李分拣、机位分配、信息调度等各个运行保障环节,白云机场上下内外各司其职,紧急响应,通力协作,筑就一座遮风挡雨、安全畅顺的“风雨桥”。
有序运作得益于白云机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预案,以及大量工作人员抵御风雨的默默坚守。多年来,白云机场不断总结经验,制订了一套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预案,每逢恶劣天气会根据延误情况启动“蓝、黄、橙、红”四级预警,各运行保障单位按照预警要求迅速到位,实施航班快速过站保障、地面接驳运力保障、人员增援一线保障等具体方案。更为关键的是,白云机场专门建立了与管理局、航空公司、驻场单位的联动机制,现场拍板、解决难题,成为了白云机场有效处置航班延误的一大“法宝”。
更加鲜为人知的是,那些为保障航班奔忙于各处的、身着制服的姑娘小伙,他们的焦急和疲惫绝不亚于旅客。问询员张丹面对里外三层的焦躁旅客,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耐心地回答问题。谁能想到,这位站在柜台前的小姑娘此刻正脚缠绷带,顶着伤痛坚持工作。本来在家养伤的她,获悉红色预警启动后,立即主动请缨参与工作。安检员小刘从中午一直干到次日零时许,饥肠辘辘的他刚找同事要了一盒方便面,却转手让给了一名不吃配餐而喊饿的小旅客。服务中转部员工小梁在远机位淋了两个多小时的雨,口干舌燥、腰酸腿痛,仍然站在登机口耐心地向旅客解释。他说:“我也当过普通旅客,能理解旅客的心情。无论咽下多少委屈,在航班延误时,旅客最需要的是及时传递信息,以及提供温情服务。”
无惧风雨困阻,保障航班安全,与旅客“共同起航”,这就是全体白云机场人最大的心愿和使命。
“看不见”之六:舌尖上的空中美食
安坐万米高空,耳闻动听乐曲,体会“食在广州”,是何等的惬意!但您可曾想到,航空美食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以前坐过飞机的您肯定有这样的感受:飞机上的食物品种少,而且味道“平淡无奇”。但经过近年来各方努力,这种情况已经逐步得到了改善。就白云机场来说,旗下的汉莎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白云汉莎”)根据航空公司、航线的不同,可提供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种餐食。由于航空餐不能“现炒现卖”,如何在3万英尺高空让旅客胃口大开?白云汉莎的大厨们使出了浑身解数,用尽看家本领刺激旅客的食欲。他们结合广东人喜欢吃河粉的习惯,配上鲜嫩牛肉以及可口的番茄辣椒酱,率先在飞机上推出了一道“炒河粉+番茄辣椒酱”的新派粤式美食;而广东最负盛名的“点心热粥”“一盅两件”“老火靓汤”也能在广州航班上“一寻芳踪”。为了全方位刺激旅客食欲,他们还秘制了 焗芒果云石蛋糕、白巧克力提拉米苏、法式烤梨挞等精美点心,光看名字就让人胃口大开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此多的美食从被制作完成到被端上云端,有着旅客并不了解的“谜”一样的复杂过程。每一天,白云汉莎预加工厨房要准备近百种蔬菜原材料,除了清洗外,还要对原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为了吸引旅客的眼球,有时候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南瓜通过厨师之手,最后被削成几个小方块,变成一件“艺术品”,才算大功告成。除了“美的观感”外,时下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美味层次——既要美味,更要安全健康。进入生产车间之前,黄师傅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鞋套,把头发全包进发帽里,犹如一名“ICU大夫”。 “航空食品,卫生安全最重要。”黄师傅说,“在摆餐区域,要求更高,须经过‘二次更衣’,穿上更为密封的衣服并戴上帽子,用专业消毒洗手液洗手20秒以上,在戴上一次性手套后方可工作……”白云汉莎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GQS德国汉莎全球质量体系的要求,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进行食品温度检测、微生物抽样检验。对他们来讲,每一道美食,每一次抽检,不仅是工作的职责,更是对旅客负责任。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看得见”的白云机场
- 下一篇:千余旅客因“雾气”滞留 合肥机场启动紧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