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伴你温暖出行
11月15日,随着首都机场航站楼热水循环泵的启动,首都机场2017年~2018年冬季供暖硬仗正式打响。为了在寒冷的冬季让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能源公司”)的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科学计划,以能源服务标准为向导,以旅客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全力保证航站楼内及周边区域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和高效。
供暖:听数据说话
为保证旅客出行顺畅、舒心,动力能源公司供暖行专业技术骨干力量成立供暖运行手册编写组,分析往年的供暖运行数据及运行问题,总结供暖运行经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小组成员多次集中进行头脑风暴,召开研讨会、分析会,让“生产问题”桌面化、形象化,听数据“说话”。依据首都机场综合信息平台与热网监控系统等智能系统平台,他们从影响因素、品质标准、能耗能效、系统调节等多方面分析考虑,利用分析建模平台,建立首都机场航站楼、生活区、工作区热负荷预测模型。同时,动力能源公司以“绿色高效、以人为本”的供暖运行调控原则,重新对能耗指标计算方法、系统调节策略及特殊天气会商机制等进行了全面解读。在总结以往供暖方案的基础上,小组摒弃了经验主义思想,力争从全系统、多角度考虑,实现联调联动,在供暖启动会上发布了《2017年~2018年度采暖季首都机场地区供暖系统运行手册》,为今冬供暖更科学、更专业的运行保障打下了基础。
供暖:让服务主动
北京市11月7日开始试供暖,这使得今冬供暖的准备时间进一步缩短,对于他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国门“动脉”,“未雨绸缪”“招之即战”是动力能源人的基本素质。在供暖运行前,除了以往的过渡季维修保养工作外,动力能源公司对重要供暖设备进行了深度清洗。同时,针对多年来楼体漏风问题,他们与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联手进行楼体封围,坚决阻挡冷风侵袭、热源流失。自供暖运行伊始到现在,从热源调控到末端,系统各个环节以《2017年~2018年度采暖季首都机场地区供暖系统运行手册》为指导,运行平稳,首都机场航站楼、生活区、工作区温度迅速达标。11月1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阵风在7级左右。动力能源公司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预判、提前升温一次热水;通过在航站楼内采用自动调节模型,调整温度偏差;增强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调整末端设备运行模式,根据楼体结构特点采取由外向内的开启手段,一举消除楼内温度不均匀区域,确保航站楼内温度达标,候机环境舒适,保证了服务品质。在寒冷的冬季,动力能源人用自己的主动作为为航站楼内的旅客送去暖意。
供暖:从细节入手
11月15日凌晨5时,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中控班值班员陆浩发现BA系统温度监控界面上国内要客大厅的温度突然开始迅速下降。这个温度监测点的变化一下子就引起了陆浩的警惕,他立即拨通了T3-C暖通班的电话,汇报上位机监测到国内要客大厅温度下降明显。接到通知后,值班员张鹏飞拿上工具箱和测温仪迅速赶到现场。经现场测温,温度已经下降到17摄氏度。此时,张鹏飞注意到门口顶端的热风幕设备并没有运行。随后,他询问现场工作人员得知,设备出风口距离现场工作人员的柜台较近,设备开启后热风感太强,区域温度虽然达标,工作人员却觉得并不舒服,于是与刚好经过的巡检人员沟通并将热风幕设备暂时关闭。为保障该区域的整体温度达标,张鹏飞与现场工作人员解释后又开启了热风幕设备。按照常理,区域温度达标,现场设备运行正常,问题就解决了,可是现场工作人员的话始终萦绕在张鹏飞的脑海里。回到班组后,他将这个问题报告给了班长许凤江。许凤江听后也觉得不妥:“咱供暖不能光顾着温度达标,还得考虑现场舒适感,咱再想想办法!”夜里,许凤江和张鹏飞查看了设备型号,调整了该区域热风幕电机以及该区域中央空调送风量。经过一整夜的反复调试,第二天现场测温显示22摄氏度,工作人员终于觉得舒适了,许凤江和张鹏飞也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在工作完成返回办公室的路上,张鹏飞不禁有感而发:“师傅,我终于体会到您说的供暖工作得‘铢锱必较’了!”
殊不知,每一次的“铢锱必较”都是动力能源人的真诚,每一份真诚都是漫漫冬季中的暖意。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深圳机场:运送旅客超1.5亿人次 开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征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