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澳航风光不再的背后



2014-03-04   作者:肖玮  来源:《北京商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家航企很可能迅速由盛转衰。近期,作为澳大利亚国家航空公司,澳航因巨亏、大幅裁员以及品牌效应趋弱等负面消息而呈衰败之势,而其风光不再的背后,隐现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决策失利双重原因。

  上周,澳航宣布去年下半年公司航空业务出现萎缩,亏损额达2.52亿澳元,澳航首席执行官乔伊斯随即表示,目前公司正面临成立以来的困难时刻,所以要采取重大举措,以渡过航空市场动荡的时期。

  根据澳航的计划,该公司将裁减5000个工作岗位,并推迟新飞机的交付时间。这一削减幅度达到澳航员工总数的近两成。通过裁员等收缩策略,澳航争取在今后三年削减20亿澳元的开支。事实上,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不振,让多家国外航空公司被迫裁员或引入投资者自救。但像澳航这样如此大规模裁员在业内仍属罕见。

  分析澳航走下坡路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国际航空市场燃油价格上涨、航空公司竞争激烈,让澳航出海的步伐受阻。另一方面,在澳大利亚国内市场,过去澳航基本上独占鳌头。但2011年维珍澳大利亚(以前叫维珍蓝航空,后重组为维珍澳大利亚航空)开始逐渐从低成本航空转型,在飞机上也设立了公务舱。这使得澳航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同时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2012年起新加坡航空、新西兰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开始注资维珍澳大利亚航空,尤其在2013年注资金额达到了3亿澳元,这也加速了维珍澳大利亚航空运力和市场的扩张步伐,以至于迫使澳航国内市场份额急剧下滑到了65%。

  除了市场因素外,澳航自身的管理也被指存在失误。其掌门人乔伊斯就曾多次被质问:“什么时候退下来?”这显示出外界对于其五年多来执掌澳航的表现并不满意。

  当然,乔伊斯的管理方式也确实值得商榷,如他与员工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乔伊斯被批评在处理2011年的劳资纠纷时出手过重。他选择停飞所有航班,导致广大旅客行程受阻。此外,澳航的品牌效力也随之大大失色,如今3/4的澳洲人选择澳航以外的航空公司。

  对于曾经是国家品牌的澳航沦为行业悲剧,不少业内人士唏嘘不已,但也有业内专家警示,虽然澳航正在等待国家伸出援手,但如果市场竞争力不提升,其最终还是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