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辟谣不能“说了白说”
据爆料的媒体人称,4月7日,她要乘坐CA1582从南昌赴北京,但因为晚到两分钟而禁止登机,而比其还要晚到至少5分钟的红会副会长赵白鸽却成功登机。日前,国航党委书记樊澄辟谣时表示,“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不太这么做的,也不会这么去做的”。(4月10日中国广播网)
国航辟谣一句“不太这么做的,也不会这么去做的”,给人留下了想象的尾巴,这话就等同于回答“你吃了吗?我吃了一点,但我没吃。”本来事件的焦点落在航班延误上,这次舆论将目光转移到了国航辟谣,源自于“不太这么做的,也不会这么去做的”的回答,有一种玩文字游戏的感觉。辟谣要达到目的,就绝不能玩文字游戏。面对航班延误,民众质疑在所难免,眼下,公众亟待明晰的是,此次航班延误是否存在“等领导飞”的人为因素,航空公司应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近年来,航班延误问题在国内一直是持续不断,今年“3 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民航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成人认为航班延误最烦心。由此,如何减少航班延误,消弭公众焦虑,这是抛给航空公司的一道善治考题。除了做好预防和善后之外,辟谣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服务内容。既是如此,辟谣就当有点“含金量”,规避“假大空”。“不太这么做的,也不会这么去做的”,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犹记得2011年,遭遇航班延误的网友愤而将事件经过公布在网络论坛上,称宁波机场让领导先“飞”,直指遭遇“领导特权”,结果宁波机场回应是在执行相关规定。这样的回应起码是有据可查。可是这次航班延误,针对“红会副会长迟到七分钟仍成功登机”之类的回应,国航以“说了白说”的口吻搪塞而过,显然难孚民意。“不太这么做的,也不会这么去做的”的背后,或许是在敷衍了事,亦或许是在遮蔽某些真相。
说到底,既然“等领导飞”存疑,航班延误就不能解释得不清不楚,乘客的知情权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现实当中天气之类的客观因素影响,乘客对航班延误往往会抱以理解;而对于人为因素的航班延误,则需要航空公司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遗憾的是,从现有规定看,航班延误的原因目前只是航空公司自说自话。这是引发乘客不满的的重要原因。就拿这次辟谣来说,“不太这么做的,也不会这么去做的”的回应,如此不痛不痒的辟谣,说了也白说。
一言以蔽之,在航班延误事件上,只有及时准确有效披露信息,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赢得广大乘客的理解。如果每次航班延误,辟谣都是航空公司说了算,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猜疑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么航空公司与乘客的信任鸿沟,只会是有减无增,不论对哪一方而言,都没有真正的赢家。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机场内幕——谁动了你的航班?
- 下一篇:遏止“诈弹”频现的关键是守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