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探索智慧机场建设之路
加快建设智慧机场,大力提高机场“智商”,是推动我国机场高质量发展、实现机场由大变强的关键举措之一。2017年9月,在加快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上,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强调要推进建设智慧机场。全国各地快速行动,迅速掀起了智慧机场建设的热潮。
多层次把握智慧机场的要义和内涵,四川机场集团对智慧机场“是什么”有了更深认识。
智慧机场究竟是什么?各种文献五花八门,大家看法千差万别。有的强调技术应用,有的侧重智慧效果,还有的要求善解人意。为了总结提炼不同阶段的机场特征,有人提出机场发展1.0版、2.0版、3.0版;还有人提出了电子机场、数字机场、智能机场和智慧机场的进阶道路等。这些论述为探索智慧机场的“庐山真面目”作出了积极贡献,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然而,如果深入探究和仔细甄别就会发现,有些概念还不够明确,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差别还不够明晰,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和区别。
按照机器(系统)在机场生产运行管理活动中参与范围的广度和控制程度的深浅,我们将智慧机场建设划分为低、中、高3个阶段。低级阶段:信息机场。这里的“信息”指有背景的数据。在这个阶段,虽然机器(系统)加工处理大部分信息,但信息中隐含的洞见主要由人发现和把控。数字化是实现信息机场的主要手段。中级阶段:知识机场。这里的“知识”是指呈规律的信息,是洞见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机器(系统)取代人自动分析挖掘信息形成知识,找到隐含规律(规则)并付诸实施。人工智能(AI)大规模大范围应用是其典型特征。高级阶段:智慧机场。“三自经”即自动预测、自主决策、自我演进的自动运行管理是其本质特征。所谓自动预测,就是机场风险识别自动化。通过业务量化,采集并生成大数据,应用最前沿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机场各类风险全过程识别、判定并自动预警。所谓自主决策,就是机场决策管理智能化。机场自动预判不同层级的问题及风险,应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前沿决策技术等,由机场各类“专业脑”自动生成应对问题及风险的方案,提交机场“决策脑”进行决策。所谓自我演进,就是机场变革升级智慧化。随着各类原始数据和决策数据的不断累积,通过记忆认知、计算认知、交互认知“三位一体”的认知网络,实现自我评估、自我纠偏、自我提升、自我进化。信息机场、知识机场、智慧机场是机场发展不断进阶、机场“智商”不断提高的过程。三个阶段紧密联系、依次递进,每一更高层级的实现均以低层级作为基础和条件。
多方位思考智慧机场的功效和作用,四川机场集团对智慧机场“为什么”有了更深认识。
智慧机场建设是一个为民工程、赋能工程和提质工程。为民工程:智慧机场为民而生,为民而建。“人民航空为人民”,这既是我国航空运输历史传统“质”的规定,也是民航局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指导方针。推动机场生产保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旅客所需而变,按旅客所需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是机场应尽之责。当前,人们对航空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追求航班安全、准点,而且要求从订票、出行、值机、安检、候机(购物、餐食等)、登机、到达(交通工具、住宿、餐饮、旅游等)等各环节无缝隙顺畅体验。显然,建设智慧机场无疑是满足人们对航空运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关键一招。赋能工程:智慧机场为机场持续健康全面发展增益赋能。在“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建设体系中,“平安”是机场建设发展的底线,“绿色”是机场建设发展的要求,“智慧”是机场建设发展的工具,“人文”是机场建设发展的目标。智慧机场的工具特性从本质上讲就是扮演赋能者角色,发挥赋能作用。无论是“平安机场”建设中围界、门禁、安检、监控等,“绿色机场”建设中所需的物联网感知、计量等,还是“人文机场”建设中文化展示、为人服务等内容,均可由智慧机场为之提供技术赋能和增益。提质工程:机场是一个作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协同难度大、机构人员众多的场所。近年来,机场快速发展与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多跑道多航站楼复杂运行、超负荷运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严重影响机场运行效率。唯有建设智慧机场,依托科技力量,才能促进机场高质量发展。
多维度认知智慧机场建设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四川机场集团对智慧机场“建什么”有了深入认识。
智慧机场建设历时长,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用永远在路上、久久为功的心态一锤一锤地敲,一代接着一代干,坚持打持久战、耐力战、意志战,从而积小胜为小成,不断靠近并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四川机场集团紧紧把握整体与局部、现实与未来、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智慧机场建设上坚持一个方法论,坚守三项基本原则,重点建设三类项目,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
一个方法论:规划为先,落地为要,应用为主,先内后外。
规划为先就是制订了集团信息化建设3年行动计划,确立了“跟跑、并跑、领跑”战略,对未来3年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实施项目、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并通过了集团决策机构的批准和认可。
落地为要就是规划蓝图再好,不落地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为了真正落地执行,四川机场集团将3年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年限内,落实到责任部门上,落实到人头上,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应用为主就是强化问题导向,以消除痛点、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在集团信息化项目中享有优先级。
先内后外就是坚持阻力最小、先易后难、从内起步,便于掌控进程,推进项目。如在数据整合方面,先实现集团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再逐步实现与民航相关单位数据互通共享,最后再实现与其他行业如铁路、公路等部门数据共享。
三项基本原则:业务量化、互联互通、云数并重。
业务量化就是尽量让数据“说话”,着重在业务、人与机器、环境、时间与视觉、用户及用户体验等方面推进数字化。如在双流机场投用800台手持终端、400台车载设备,实时记录和采集44个飞行器地面保障作业环节以及人员、车辆的位置、速度、轨迹数据等。还在双流机场关键下水井内安装传感器,随时掌握温度、水位、流速等。
互联互通就是系统和数据的打通、集成、集中,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四川机场集团启动信息资源规划,制定了主数据、元数据标准,划分了管理职能域,为数据标准化采集、后续整合和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数据互通方面,目前与空管实现了CDM、电子进程单、场监雷达、综合航迹等数据互联互通;与国航、川航、东航、南航、中航油、成都火车东站等实现了数据共享。
云数并重就是重视云和数据在推动信息机场建设方面的特殊作用。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包括机房、基础资源中心、大数据服务中心、运维中心、安全中心等在内的智慧云中心,把以前分布各地、部署在多个房间里的信息系统设备集成在一个房间,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建设和运维费用,而且还大幅提高了计算、存储等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显著缩短了新开发软件项目的上线时间。四川机场集团把数据当作企业的宝贵资源,通过建立数据交换中心,广泛采集、储存数据,并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三类重点工程:投资上亿元,大力推进双流机场生产类(A-CDM系统、智慧地服、配置中心、智慧运行控制等)、双流机场旅客服务类(“无纸化”便捷出行、国内进港行李转盘装卸监控可视化、旅客服务投诉管理平台、智能安检运行调度系统和检查工具升级等)和集团管理类(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升级、信息资源规划等)建设,并实现三类系统互联互通。
智慧机场建设路漫漫其修远兮,四川机场集团将上下求索。我们将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依靠众人智慧和多方合力,努力唱好智慧机场建设这场大戏。
(作者单位: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黑龙江机场集团领导赴漠河机场检查安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