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培训 >> 正文

华夏航空培训中心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顺利通过航科院评估



2016-01-22   作者:彭悦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2016年1月19日至1月20日,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科院”)运行技术研究所飞标室主任张宏智、刘桂玲等一行4名专家赴重庆,对华夏航空培训中心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进行评估。民航重庆监管局(以下简称“重监局”)副局长段立峰、飞行标准处副处长次小宇、主任运行监察员冯亚迪、监察员蒋敏参与并见证了本次评估,公司副总裁李三生、客舱地面服务部总经理李志良、培训中心筹备组副组长黄小飞等全程陪同。

  在完成了对设备的仔细评估后,1月20日,航科院运行技术研究所飞标室主任张宏智正式宣布华夏航空培训中心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顺利通过评估。

  在1月19日召开的评估启动会上,重监局副局长段立峰首先对华夏航空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表示,华夏航空近几年发展迅速中。2014年10月31日,华夏航空将主运营基地搬迁重庆后,做出更多骄人成绩。“搬迁重庆后,华夏航空机队由14架增长至20架,客舱乘务员也增加到近300人。如今,华夏航空在重庆建立的培训中心,也是重庆地区的第一家空勤人员训练中心,填补了重庆在模拟机训练市场空白。在此,我预祝华夏航空培训中心顺利通过航科院评估并早日投入使用”。

  公司副总裁李三生对重监局和航科院的关心及帮助表示了感谢。李三生介绍到,2014年5月华夏航空决定成立培训中心,以提高空勤人员培训效率和效果,降低培训成本。现在启动训练设备评估,华夏航空将全力配合完成评估工作。

  航科院运行技术研究所飞标室主任张宏智表示,华夏航空发展迅速,可称为后起之秀。“航科院相当重视本次的评估工作,在经过充分调研后,航科院将按照方案对华夏航空培训中心开展评估”。

  在评估启动会最后,段立峰副局长再次对华夏航空快速建设培训中心做法表示称赞。段立峰表示,华夏航空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后,不仅能节省空勤人员赴国外培训的时间,更能有效降低培训成本,圆重庆民航空勤人员在本地训练的梦,“重监局将对华夏航空培训中心提供大力支持”。

  评估启动会结束后,评估专家组一行来到华夏航空位于重庆龙兴工业园的培训中心,对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进行正式评估。

  在评估现场,航科院相关工作人员对客舱动态模拟器、出口模拟器及灭火模拟器中客舱布局设施、报警系统、舱门开闭等功能进行仔细检测。

  为全方面检验模拟器设施,现场还多次对火灾、烟雾、空中颠簸等紧急情况进行模拟。评估最后,在公司副总裁李三生陪同下,重监局副局长段立峰、航科院运行技术研究所飞标室主任张宏智一行来到客舱模拟器内,对飞机起降过程进行真实模拟。

  经过一天的评估后,在1月20日上午举行的华夏航空培训中心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评估总结会上,航科院运行技术研究所飞标室主任张宏智宣布了评估结果。

  航科院运行技术研究所客舱安全管理高级研究员刘桂玲在发言中表示,航科院评估组成员对华夏航空培训中心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感到满意。“特别是教员控制台,它不仅达到局方的要求,而且十分先进。在控制台中,教员能使用IPAD移动教学,效率更高”。

  随后,张宏智主任正式宣布,华夏航空培训中心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能满足训练要求,通过评估。

  在冯亚迪副处长、蒋敏监察员的发言中,局方充分认可培训中心为设备和设施评估而付出的努力,对航科院提出的“航科院实施评估以来最为满意的设备”、“仅一条整改项,是航科院实施评估以来的最佳成绩”等成果表示祝贺,并勉励训练中心、客舱与地面服务部通力配合,做好培训工作。

  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副总裁李三生代表公司对评估组的关心及认真、负责的评估态度表达了感谢。李三生表示,华夏航空将不会辜负局方和航科院对公司的殷切希望,力争在未来加快步伐,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