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国:我的民航这五年
时光荏苒,转眼间这已经是我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地服分公司(以下简称“地服分公司”)工作的第5个年头了。回想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应聘到地服分公司站坪部工作。虽然当时是一名派遣制特车驾驶员,但我坚持“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的信念,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开始了我的民航生涯。
从小生活在农村,我的优点就是不怕苦、不怕累。本想着到了新单位,要撸起袖子争着干活,努力表现,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可是到公司的第一天,被带进一个教室里,培训师经过简单的介绍后,便开始了紧张的岗前培训。中国民航一部部的文件在“刺眼晃幻”的灯光下打在幕布上。内容之多让我目不暇接,术语的拗口更是令我难以理解。一天学习下来,腰酸腿疼,头晕眼花,比工地搬一天砖还累。其实最艰难的还不是上课,而是考试。不说别的,光是一个“170号令”的题目就背的令我蒙圈,上午背会了,下午就又忘了,今天好不容易背会了,可明天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背实在效果不好,就用手写,在纸上抄。晚饭后,女儿在桌子的一端写作业,我在桌子的另一端复习白天学习的内容。夜深了,女儿写完作业打着哈欠进入了梦乡,我却学的正起劲。不知用尽了几只笔,写满的本子撂了一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后的上岗考试中,我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考试。
正式上岗了。当时,我的心情有些激动,也很愉悦,终于考试过关了,可以上岗工作了。第一次保障电源车,当时由于是航后用车,调度通知我时夜已经是很深了,记得大概是3点左右吧。我穿好衣服推开屋门,一股寒风打在我身上,让我不禁打了几个寒战。后半夜又变天了,机坪上刮起了白毛风,刺在脸上像是刀割。电源车使用完毕后,我将车停放在车位内,按照要求给电源车设置轮档,并且轮档和车轮的距离不得大于2.5厘米。但我当时急于收工,轮档放置不是很规范,其距离有5厘米。次日一大早,罚单就摆在了我的面前。“没白天没黑夜的干着活,犯这么点错,就要罚钱,再说,又没什么后果,这2.5厘米算什么呀,这不小题大作吗?”我内心嘀咕。下班时领班主动的找到了我,“我们民航工作和其他工作不一样,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不一样。它必须将严格的制度被严格地执行,方能保障绝对的安全,没了安全,一切皆为零,这个道理我不说你也应该懂吧。”之后,我冷静了下来,似乎也领悟了,是不是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呀”。
记得有一年旺季的一天。人们早上5点多就到了工作岗位,换上工衣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一个十来个人的班组一天要用六十多台特种车保障300多个航班。到了高峰时段,平时空旷的机坪被各个机位的飞机占满,滑行道上尾部各种颜色、图案的飞机进进出出。摆渡车、清污水车、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勤务保障车辆首尾相连在行车道上围了一个大大的圆,并且在缓慢地转动着。飞机、车辆的轰鸣声、对讲机的问答声,组成了机坪一部热烈欢快的交响曲。一个人真是当仨人的用,一天根本上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就连上厕所也得瞅空隙。吃饭没有固定时间,因为午饭和晚饭时间都在一天的航班高峰时段。不等到吃饭时间,班组的人就得轮流回来吃饭,就这样轮到最后一个人在下午3-4点吃午饭是经常的事。晚饭还有在深夜1点钟吃的,那天乔师傅回到待命室,从冰箱里拿出饭,转眼间就吞咽了下去,“你为什么不热一热呀,半夜吃些凉饭,受得了吗?”我诧异地问道,“太饿了,不热了。”他回答。这个对话你相信吗?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可能连我都不信,但它确实是一段真实的对话,而且与我对话的人是一个50多岁的老员工。这次,让我好震撼。这里的人就是这样,对待工作总是比对自己好。
又是旺季的一天。头顶上的白日刺眼的亮,机坪上的人们经过一天的炙烤,终于迎来了一些凉意,天上开始下起了雨。我在19号位保障天航客梯车的任务,旅客刚开始上客,听到对讲机里指令:“南航飞机提前十五分钟落地,停机位32,现已驶入H滑,请马上就位保障。”预先的排班又被打乱,显然我无法分身去保障南航飞机。便在对讲机回复:“19号航班刚开始上客,10分钟才能完成,目前32号航班还不能马上到位。”我的话音刚落,对讲机里没有听到特车调度的声音,而是传来了同事小史的声音,“我保障26号航班,目前飞机还没落,好像要推迟,现在我正路过32号位,我可以先将客梯车对上。”随后,小史在雨中迅速地将他开的传送带车停放在32待命区内,熟练地将32号位停放的客梯车对接在南航的前舱门下。不久,对讲机中传来小史“32号客梯车对接保障完毕,请派人关注32号机位航班”。当收到小史的信息后,我在19号位的保障也快结束了,随后我回复小史,“我5分钟内将到达32号位,谢谢!”话语非常直接也很简单,这里的人们就是在直接而又简单的话语中传递着协助和团结。
我们吃饭时间一般都很忙,所以大家都是从家带饭。到了吃饭时间,各家的饭菜聚集在餐桌上,凉的、热的、炒的、炖的。你尝一口我老妈烹的红烧带鱼,我给你拨点老婆亲手搓的莜面。边吃边聊,不时逗个乐子,甩个包袱。这时已完全不像是工作单位,倒像个临时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就是在这个大家庭中工作着、欢笑着。
2015年底,我通过各项考核由一名派遣制员工转为合同工,回顾这几年的路程,其实让我收获更多的还不是从一名派遣职工转为合同工。最大的收获是这几年的经历。因为通过这4年的经历,让我感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当选择了一件事情后,一定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有收获,当你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中,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充实和快乐。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