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人物 >> 正文

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总院姜昌山:“既然做,就要做好”



2015-04-27   作者:刘玉琦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430093928223MHB02B427C001_b.jpg

  姜昌山现任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近30年来,他潜心于机场场道工程专业研究,先后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杭州等大大小小数十座机场场道工程。他将场道专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与梦想,用他的专心与专业,塑造了一批批精品工程,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既然从事这项工作,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去完成它。”

  勤:汗水写就非凡

  1985年的盛夏,刚从同济大学毕业的姜昌山进入了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的前身——民航机场设计院。从此,他便开始了面朝场道背朝天的设计生涯。

  2007年,昆明长水机场工程项目启动,姜昌山被委任为飞行区工程设计总负责人。他发现长水机场场址原始地形极其复杂,填方量非常巨大,堪称国内最大的土石方工程。了解情况后,姜昌山带着设计人员实地踏勘,研究对策。他一开始无法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常常肠胃不适、胸闷气短,只能天天喝白粥,人也瘦了一圈。

  为解决土石方工程施工需要和场区挖方填料不断变化的问题,姜昌山天天往工地现场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强烈的紫外线将他晒到脱皮。在进行了大量实验并多次比对国内其他高填方机场后,他与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动态设计和施工控制”方案,成功实现了全场土石方基本平衡、植物土零排放、优质石方作为建材利用以及节约土石方工程数量的目标。

  解决土石方工程问题后,如何处理长水机场跑道沥青道面关键技术是又一道难题。为此,姜昌山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了“昆明长水机场跑道沥青道面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大量实地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他对大型繁忙机场在复杂地基条件下建设跑道沥青道面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结构组合、材料性能和配比、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技术维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成功保障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从项目投标到行业验收,姜昌山始终坚守在长水机场现场。他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2010年,姜昌山荣获了“昆明新机场优秀建设者”光荣称号。

  2013年,姜昌山开始主持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工程设计方案研究和飞行区工程设计工作。他全过程参与了北京新机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新机场全场地势设计方案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思路,以及优化机场道面构造设计的思路和方案,并参与了场区排水方案的论证。目前,北京新机场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

  专:智慧浇铸硕果

  姜昌山参与完成的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杭州等诸多机场工程设计多次荣获国家和民航优秀设计奖。但对他来说,最值得骄傲的还是主持编制了多部设计规范和设计程序软件,这是对整个机场场道建设行业的贡献。

  他主持修编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等大量规范性文件。2013年7月,他主持修订的民用机场飞行区规划设计的基础性规范《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上报并发布实施。这是他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血。该标准明确界定了各个老版本均描述不详的“升降带平整范围”这一技术指标,而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平整范围要求更加合理。为此,姜昌山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经过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研究,并通过多种渠道调研各国机场。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内外的高度肯定。

  除致力于场道设计标准化规范外,姜昌山还主持开发了多个工程设计程序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计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场道专业的技术进步。

  2008年,姜昌山开始主持机场场道专业设计软件的开发工作。他摒弃了以往的二维设计方法,结合工作实际,突破性地在机场地势设计、土石方计算、道面高程设计和道面工程量计算中全面采用三维设计方法,极大提高了设计精度、质量和效率,使设计方案更加优化。近几年,这一程序已经在多个机场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收到了显著效果。

  学:求知与时俱进

  姜昌山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令人钦羡的工作成就,离不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学习。他始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参加工作30年来,他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歇。

  姜昌山有个外号叫“姜博士”,这是因为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且乐于助人。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工程技术问题,设计人员的口头禅是:“找姜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难题,业主的口头禅是:“请姜博过来”。姜昌山也不负“姜博士”的称号,不仅每次都能顺利完成同事、业主所托,还曾以全国第一的成绩取得了注册咨询师资格。

  为方便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姜昌山苦学英语。近年来,他几乎每年都作为特邀专家,参加国际民航组织召开的技术交流会。在会上,他的全英文发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他非常重视学以致用,在日常工作中,十分善于总结工程实际经验,改进和优化了许多场道工程的设计细节,还取得了“一种系留飞机用地锚”和“机坪单孔箱涵”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除了敏于学、善于学,姜昌山还很重视技术的传承。对于青年员工,他总是细心教导,倾囊相授。每年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姜昌山都积极准备培训资料,详细讲解场道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鼓励新员工与他沟通交流。

  近几年,姜昌山将一群“娃娃兵”培养成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技术尖子兵”队伍。他带出的多名徒弟都成为了经验丰富、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力量。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