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人物 >> 正文

四川机场集团总经理潘刚军:城市与机场互为引擎 共促发展



2015-05-13   作者:吴勇何丹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今天在成都隆重开幕,会期3天。大会以“为推动临空经济共筑航空大都市”为主题,着重就中国成功发展航空大都市的机遇与挑战,推动中国与亚太国家航空大都市共同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

  这次盛会吸引了英国驻中国公使衔参赞,美国、法国、新加坡等驻成都领事馆高级官员,以及世界机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领域的业界精英和知名学者,国内外机场、航空公司高管等约600名嘉宾。

  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方,四川机场集团对这次大会有何期望?大会又将对成都这座大都市与新机场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大会召开前夕,记者专访了四川机场集团总经理潘刚军。他表示:“对于四川机场集团来说,此次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当前,在航空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都新机场项目备受瞩目。我真诚地希望,与会嘉宾能为新机场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帮助我们破解新机场规划和建设中的难题。”

  立足四川 机场运营与世界接轨

  在潘刚军看来,四川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扮演着西部领头羊的角色,但在中国交通版图上仍然是一极末端。方便、快捷的航空业自然成为了四川与世界相连的首选。

  近年来,成都机场发力国际航线,架起了从成都通往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的空中金桥。通过机场这一平台,四川不仅将高效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更将进一步增进当地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

  随着航线网络的加密,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四川。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四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83家。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四川融汇,也对成都机场运营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持中西部地区的领先地位,在新机场投用前最大限度地满足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都机场着力打造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不断提高中转率,做好航班航线的配套服务工作。他们通过机坪扩建,保障更多过夜飞机,特别是高原飞机,满足航空公司的需求;通过运行好现有机场,在生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安全与服务等方面主动提升;通过人才培养计划,为“一市两场”运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在大幅提高机场现有运营保障能力的同时,成都机场还通过精细化管理,积极参与国内外权威机构的测评,着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近年来,成都机场积极参与民航局安保审计,增强安全管理能力。2015年初,成都机场获评“Skytrax四星机场”,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 3月又获得了“Skytrax中国地区最佳机场”奖。

  目前,成都机场通航城市达到189座,其中国内城市119座,国际地区城市70座;开通航线245条,其中国内航线163条,国际地区航线82条,是中西部唯一开通直达美国和非洲、拥有最多欧洲和中东航线的机场。

  长短结合 激发航线双轮驱动力

  前不久,潘刚军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调研,对首都新机场如何建设和上海机场“一市两场”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深入考察。调研结束后,一个观念在潘刚军的脑海里深深扎根。他说:“从北京和上海的经验看,‘一市两场’是今后大都市机场运行的常态。从国际范围看,超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几乎都是按照‘一市两场’的模式在运行的。纽约、巴黎、伦敦等特大城市更是‘一市两场’运营模式的成功案例。这些机场建设水平高、规模大,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发展。随着城市发展提速,也会带动机场的发展。可以说,二者互为引擎。”

  在潘刚军的眼中,城市与机场互为引擎固然重要,而机场的发展,特别是枢纽机场的打造更与基地航空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机场运营方,不仅要保障好机场的整体运行,更要了解主要基地航空公司的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机场运行。为此,潘刚军在调研期间还走访了以成都为主运营基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就基地航空公司对机场枢纽建设的需求等征询意见。

  与此同时,为了及时掌握市场需求,集团公司还主动监控市场状态。当了解到成都—昆明、成都—西安、成都—武汉等成都“一小时经济圈”的航线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后,集团公司意识到,这种情况将制约成都周边“一小时经济圈”的旅客向成都汇聚,对成都机场提高中转率、打造枢纽机场极为不利。很快,集团公司提出了两大任务:一是加密“一小时支线快线航程圈”和“二小时干线快线航程圈”,吸引周边客源;二是加强长航线的营销,尤其是国际航线的营销,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流。

  如今,每每谈到未来机场发展,潘刚军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新机场建设对成都机场、四川机场集团的发展来说是好事。今年一季度,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3%,显示出成都航空市场极大的活力。在时刻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少航空公司用大飞机换小飞机,以提高客运量。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都机场将始终处在一个高速增长期。作为机场运营方,既要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保障安全有序运行,又要深挖潜力满足航空公司需求,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一市两场 助力四川经济腾飞

  去年11月24日,《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并正式印发,标志着天府新区晋升为国家级新区。今年1月6日,成都新机场建设项目正式获得立项批复。

  新机场位于天府新区的简阳市芦葭镇,距成都市中心直线距离51.5公里。近期采用3条跑道的平面构型,飞行区等级为4F,新建约6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8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18万平方米的停车楼,货运、消防救援以及供电、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的需求。远期采用4纵2横,共6条跑道的平面构型,保障能力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潘刚军认为,目前建设新机场是最佳时机。他说,一方面,预计成都机场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6200万人次。待成都机场2条跑道的时刻资源释放完后,很难再有增长。新机场再晚建设,机场将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制约社会和民航发展。另一方面,此时建设,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土地成本都相对较低。

  因此,作为“十三五”期间中央批复的四川省最大项目,新机场必须立足全球,高起点、高水平地规划和建设。按照这一要求,新机场建设不仅将使用大量新材料、新技术,也将科学配套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届时,同步开工一条到成都市的高速公路和两条往来资阳、简阳等周边城市的快速路,还将建设一条轨道交通连接成都市区、新机场和天府新区等地。

  可以预见,新机场规模越大,中转功能越好,辐射作用就越大,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就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天府新区的新机场将高效助力天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大大推进天府新区向国际化现代新区迈进的步伐。

  潘刚军表示,未来,天府新区与新机场建设互为引擎,共促发展将势在必行。借着此次世界机场城市大会的东风,集团公司邀请了众多业内外专家汇聚蓉城,让大家了解成都,了解成都机场,了解新机场,并积极参与新机场的规划和建设,这无疑将为新机场和天府新区的发展提前聚集人气,为四川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