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我们不仅是ARJ21供应商 更是合作伙伴
11月29日,以GE CF34-10A发动机为动力的我国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正式交付全球首家用户成都航空公司。
中国商飞于2002年启动了ARJ21项目,同年选择了GE的CF34-10A发动机作为该飞机的唯一动力装置。作为一架飞机最重要部件的供应商,从那时起,GE和中国商飞在飞机的详细设计、飞机/发动机集成以及取证测试的各个阶段一直紧密合作。
交付之际,作为自发动机选型起就参与了该项目全程的GE航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向伟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ARJ21从立项到交付,这13年中,GE作为发动机的供应商与中国商飞是怎样进行磨合的?遇到过哪些挑战?
向伟明:大家都知道,ARJ21-700已于去年底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事实上,供应商跟任何一家新的飞机制造商以及适航当局的合作都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ARJ21项目也是一样,我的体会是要理解他们的期待和要求。
这其中沟通十分重要。GE公司的现场团队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在现场一直保持着近20人左右的团队,包括项目、工程、外场服务,保持着和客户24X7的紧密联系,能够及时把现场的情况反馈给总部。
在这方面,总部的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支持保证了在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和环境中,在有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出有效的、快速的反应,从而满足或超越客户的需求和期待。
举个例子,在一次发动机进气道畸变地面实验中,被试发动机(右)发出两声呯呯声,试验被迫终止。初步判断异响为地面发动机喘振,GE 现场团队在前期的试飞准备中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过分析,并备有相关处置意见。于是我们按预定方案,首先与客户积极沟通,安抚可能出现的不安,其次工程团队迅速获取采集的试飞数据与总部一起进行分析,并按照发动机手册进行孔探检查。第二天数据分析证明我们的判断正确:这是地面喘振。同时,孔探检查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正常,可以继续实验。
记者:与最初的CF34-10A相比,13年间,这款发动机是否也在持续地进行改进?与同级别支线机型的发动机相比,它有哪些特点?
向伟明:是的,这13年中10A发动机也在进行着持续的改进,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进是我们今年完成的短舱防冰能力的改进。这项改进大大提高了在单发失效等特殊工作情况下飞机及发动机的防冰能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地吸取10E发动机的运行经验,把10E发动机的有效改进都引入到10A发动机当中来,这样可以使10A发动机在投入运行时就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CF34-10A发动机于2010年7月取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证。它的技术非常适应于ARJ21飞机的设计要求,满足中国多种环境条件的需要,特别是中国西部许多航线要遇到的高温、高原条件的挑战。该推力系统不仅具有能满足飞机性能要求的推力能力,还将为用户带来使用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的优势。
记者:您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最初CF34被选为ARJ21发动机到如今飞机交付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些难忘的故事和感受?
向伟明:自2001年起我被从美国调来专门做这个项目之后,平均每年我在中美两地要往返11个来回,平均一个月一次。我所做的事情就是,一方面了解商飞在整个项目尤其是与发动机相关的进展情况和需求,回美国之后跟总部团队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我要将解决方案带回来介绍给中国商飞,包括技术上和商务上的。
实际上,我们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已经比竞争对手晚了将近1年,但是通过1年半的努力,最终我们拿下了这个项目的标书,这个项目也是GE第一次把发动机引进到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在整个项目进展的过程中,由于我此前积累了多年做销售的经验,因此在与中国商飞的沟通过程中,我会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客户的重要性,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共同去拜访客户,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记者介绍我们的产品,还连续多年共同举办支线飞机论坛,对支线客机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为从头至尾参与这个项目的一员,在ARJ21交付之际我觉非常自豪和兴奋。它的投入使用,也是民族工业崛起的象征。通过这个项目,中国商飞学到了很多经验,可以应用在C919项目上。我希望ARJ21在交付成都航空之后能够顺利运营,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记者:在与商飞的合作过程中,GE能为中国商飞带来哪些更为成熟的航空业经验?
向伟明:GE在ARJ21项目中不仅仅是供应商,更是中国商飞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不仅仅提供产品,我们和商飞/中航工业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超越供应商角色的合作。我们向商飞提供了近千小时的培训,培训涵盖了项目管理、适航取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质量管理等方方面面。作为一家在航空业有着丰富运行经验的公司,我们相信可以继续同商飞分享我们在产品持续管理、市场开拓
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支持ARJ21持续改进,扩大生产,走向世界。
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在民用航空制造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制造商存在差距。交流,沟通,合作,认真对待是缩小差距的有效方法。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