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人物 >> 正文

中国公务航空集团主席:中国公务机市场充满机遇



2016-01-30   作者:廖学锋  来源:今日民航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公务机。

  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发展势头如何?通用航空能否在“十三五”迎来发展大势?带着这些问题,《今日民航IFLY》特别邀请多位公务与通用航空业内专家,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分析与观点。

  廖学锋:在过去的2年中,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增速明显放缓。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

  从近期的媒体报道看,中国的公务航空市场似乎遇到了“麻烦”:在过去的2年中,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增速明显放缓。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GDP增速由过去35年的平均每年10%放缓至7%。公务航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直观体现为公务机机队规模的扩张速度:2014年,整个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的公务机机队增长率约为16%,远低于2009年至2012年间的年均45%。

  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之外,购置和运营公务机的成本过高也是制约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中国,公务机引进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和5%的进口关税,远高于进口商业飞机5%的综合税率。在运营方面,由于中国本土公务机飞行员的短缺,使用外籍飞行员又为运营商额外增加了50%的开销。

  而在北京、上海、香港这样的核心市场,起降场地的限制和停放空间的短缺也早已成为突出问题,资源限制和缺乏竞争直接导致高昂的地面运营成本。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同时,部分媒体、公众和政府官员对公务航空的理解仍然存在误区,一些人仍将公务机视为奢侈品,而没有看到其作为生产工具的价值。随着中国反腐倡廉工程的深入推进,部分企业或个人暂缓了购置公务机的计划,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则选择出售公务机。

  可见,中国市场的潜在公务机消费群体开始变得更加谨慎,这对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消费趋势产生了影响,也自然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增速。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主流公务机制造商向中国的金融企业出售了大量的公务机,但事实上这些金融企业成了公务机的代理商,在这些公务机被卖给最终客户之前,它们并不算真的被销售出去。

  在任何一个市场,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中国的公务机市场也不例外。过去两年,业界对于改善公务航空运营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大。目前,中国正在以每年20个的速度新建机场,机场布局的扩张将使得二线城市的运营商有望购入更多公务机;而中国低空空域放开步伐的加快,也使得小型飞机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飞行培训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健全飞行员培训体系,确保在未来几年培养出更多本土飞行员。

  随着公务航空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消费者对公务机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制造商也在尽力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需求。目前,大客舱、远程公务机仍然备受中国消费者和运营商的青睐,如湾流G650/G500/G450,庞巴迪环球6000/5000、挑战者850/605、达索猎鹰7X、空客ACJ319/318和波音BBJ等。在新飞机受到欢迎的同时,更多的买家也开始注意到二手公务机的价值。所有这些积极的因素,都预示着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公务航空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增长。

  我相信,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将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公务航空市场,最终在年交付量上追上美国。对于能够充分理解这个市场的人来说,中国市场充满了机遇。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