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白云机场:幕后的幕后,只修“豪车”的“修车佬”



2019-02-09   作者:胡悦滢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机坪上的“豪车    由他们保障 

  何为“豪车”?价值绝对是最直观的判断。“一百万是起步价,高的就有三、四百万。”白云机场地勤公司汽车维修部维修一班班长吴金涛看着他修好的电源车兴奋地说。高昂的价值当然需要匹配豪华的配置。对比只有载人或载物功能的社会车辆,民航特种车还具备飞机供水、供气、排污、装卸货物等功能。为了实现这些功能的融合,有的车型还具有两颗“心脏”,业内俗称“前发动机”、“后发动机”。

  鉴于民航特种车承载了更多的特殊功能,具有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等特点,堪称“机坪坦克”。吴金涛提到:“飞机牵引车车身长5.12米、宽2.11米 、高2.04米,自重就有12吨,这样的飞机牵引车就能拉动上百吨的飞机满机坪跑。”

  这些如此出众的“豪车”正是由白云机场地勤汽车维修部里40多位特种车维修员日夜维护保障。“我们就是开不起豪车,却只修‘豪车’的‘修车佬’。”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自嘲。

  提前一个半月    开启“春运模式”

  2019年春运在1月21日正式拉开帷幕。殊不知,他们已经在一个月前开启春运模式。他们在90天内完成500多台特种车的逐一“春检”,为的就是在春运期间集中人力、物力保障前场的应急维修。“修理特种车除了有人,还要有物,配件至关重要。”吴金涛说。

  由于春节原因,厂家和物流将在春运期间停止营业,维修配件将无法及时到达。面对该问题,汽车维修部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出独特的“备战”模式。“通过与各大厂家沟通,提前将相关配件存入仓库,最后根据使用情况进行结算。这样既可节约库存成本,又可以及时拿到配件保障维修。”部门经理夏忠洪介绍说。

  五年叫“能修”    十年以上才敢称“会修”

  修车是技术活,有些看似简单的作业,或许就是换个保险、油封之类,却要经过很多检修,反复实验才能确认,没有一定经验积累,往往很难排除故障,甚至会绕很大弯路。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方能解决日益复杂的故障。

  经历了第18个春运的吴金涛介绍说:“以维修车辆故障启动为例,新手一般只把注意力放在马达,仅凭无力的马达声就贸然判断故障点,反复拆装启动机,最后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损害部件。”而对于经验老道的老师傅而言,他们首要步骤却是先从电瓶接头松动、保险烧蚀、马达继电器等控制线路逐一排查,往往不到30分钟便发现“症结”所在。

  在狭窄昏暗的地沟槽里作业除了辛苦更考验积累。维修员需要拿着工具,昂着头,扎着马步进行维修,稍微转换姿势,一不留神就会顶到脑袋,眼泪直流。“在没有‘人车合一’前,这点苦楚都要经历。”经历第2个春运的刘塞群回忆师父说的话说。“五年叫‘能修’,十年以上才敢称‘会修’。”是吴金涛发自肺腑的感叹。

  春运期间更忙    24小时保障

  随着春运高峰的来临,特种车辆的使用频率随之攀升。伴随而来的就是检修维护增多,每天比平日保障多出10多台。为保障春运期间车辆的正常使用,白云机场地勤公司汽车维修部实行24小时保障机制,东西两边停机坪各成立一个应急维修小组,主要负责前场车辆小修和应急处置工作。对于无法及时修复的车辆,则立刻派员送回修理厂。

  “我们现在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遇到应急突发情况,下班时间就不好说了。但修着车,时间就真的过得快,感觉都不够用了......”吴金涛笑着说。看着机坪上为春运奔忙着的各种“豪车”,他们都觉得自豪。“就像看着自家孩子一样,他们在一线奋战,我们在后场全力支持。”吴金涛说。

  选择这一行很累    但非常开心

  正在维修一辆特种车的吴金涛,打开满是粗糙开裂皮肤和沾满油污的双手说,“不是我们没有手套,是戴着手套工作不方便。你看,这些旋转的地方就会把手套卷进去……”冬天油污渗入开裂的双手刺痛难忍,夏天修车就像蒸桑拿般汗流浃背。在这里,没有机长机师和一线服务人员制服笔挺的体面,但却有另一种乐趣。

  当被问道为何选择这一行,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我喜欢车,读的也是汽车维修,飞机特种车对我更有吸引力。吴金涛回忆道:“想起第一次成功修复一台平台车,第一次站在平台驾驶台上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至今难忘。”就是这样怀着兴趣入行,在枯燥中寻找乐趣,在摸索中苦练技能,让他们找到了苦累的价值和成功的开心。

  面对农历新春的到来,18年春节没回家过年的吴金涛坦然地说:“选择了这一行也有心理准备。”经历第2次春运的张浩则说:“反正还没成家,哪里过节都一样,趁年轻,多学一点是一点。”

  (文/ 胡悦滢 图/ 王炳义、张志均)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