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再访两航起义亲历者——沙金玉:“我深爱祖国的蓝天!”



2019-11-09   作者:杨德贵 唐一凡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1月8日,纪念“两航”起义7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会见与会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会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向“两航”起义人员及家属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他强调,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继承和弘扬心系两岸的赤子情怀,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1月8日, 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在主持纪念两航起义70周年座谈会时强调,党和国家对两航起义人员的关心关怀,是对民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全行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两航起义宝贵精神,奋力推进民航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沙金玉就是这支光荣队伍中的一员,也是中飞院唯一一名健在的“两航”起义人员。

  11月8日,两航起义70年周纪念日的前一天,中飞院党委书记李汉成,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长刘英一行,来到沙金玉的家中,传达了学院党委的关怀和问候。沙老早早地就来到门口迎接,90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老早就听说你们要来,我就提前买了这么几盆花摆着,浇了几天水,你们来了正好看花开。”沙老热情地招呼着,“你们来了,我高兴啊!喜上眉梢!”

  李汉成为沙老送上了慰问品和纪念册。“明天就是两航起义70周年了,这是震惊中外的一次爱国主义壮举!您是中航起义人员,是中国民航的奠基者啊!”

  接过李汉成手中的运-5飞机模型,沙老非常开心。“这可是我的老朋友啦!”他小心心翼翼地将飞机模型摆在空调柜机上,还在飞机的正下方放上了一盏条形灯,“你们看,灯亮了,飞机也起飞了!”沙老爽朗地笑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蓝天梦伊始的地方……

  3

  1948年,北平。

  时年18岁的沙金玉,刚从北京育英中学高中毕业。一个晴朗的下午,沙金玉正在图书馆里翻看报纸,一则中国航空公司招收机务人员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

  “我的父亲、叔父都是修理汽车的,我也一天到晚跟着学习,对内燃机还是很熟悉的。”拥有同龄人无法具备的发动机维护经验,再加上一口流利的英语,沙金玉顺利入职中国航空公司。

  当时,北平解放在即,时常能听见隆隆炮声。很快,沙金玉离开北平,辗转前往青岛、台湾、广州等地,最后随机队来到了香港。

  1949年,香港启德机场,沙金玉正在卖力地为飞机安装防冰设备。在气候温暖的香港,为什么要安装防冰设备呢?沙金玉心中有一丝丝疑惑,但也没多想,只是认真地干着手里的活。

  “小沙,你是北方人吧?”领班工程师汪企远走了过来,“如果能回北方,回到家里,你愿不愿意啊?”

  “当然愿意啊!”

  汪企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好好干吧!”

  年少的沙金玉并不知道,那场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爆发在即,而这场载入史册的行动背后,正是无数个和他一样平凡而又伟大“两航”员工。

  4

  1949年底,沙金玉复员天津,做飞机养护工作。1952年,他成功转为空勤人员,成为一名空中机械员,随后多次往返新疆、天津。1964年,沙金玉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中飞院的前身),和他一起飞来的还有10架伊尔-14。同年,沙金玉加入中国共产党。

  “咱们民航要大发展呀,就得多培养人。”

  当时的中国民航仍然采用前苏联式的五人制机组——正副驾驶、领航员、报务员、空中机械员,再加上学员,驾驶舱里挤得满满的。除了在地面保养飞机,在空中配合正副驾驶一起操纵飞机、培养飞行学员之外,沙金玉还要训练空中机械学员。

  “在中飞院工作的这么些年,一切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没出过事儿。”沙金玉欣慰地说道。在来中飞院之前,沙金玉曾遇到过两次非常危险的特情,所幸机组密切配合,最终转危为安。

  “搞飞行训练,安全是第一位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飞行安全无小事,需要从业人员万分的谨慎和细心。有一次,沙金玉做绕机检查,突然发现机翼下的检查孔里伸出一小截草。职业的敏感性让他赶紧找来梯子爬上去查看。

  “我打开一看,嘿!不得了!小鸟在里面筑巢了!这要是把钢索给缠住了,飞机操纵不了,就要出大事。”

  5

  1990年,沙金玉正式退休回到天津家中,他心爱的伊尔-14飞机也正好和他同时退役。

  如今,沙老已是儿孙满堂,家中21口人的大合照就挂在客厅中最显眼的位置。“他们经常来看我们,家里热热闹闹的。”

  对中飞院,沙老仍然抱有很深的感情:“学校办得好,我看着高兴!”翻看着学校的画册,看着中飞院的今昔变化,沙老的眼里满是欣慰。“飞行训练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永远记住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咱们的年轻人,平时就要用心学,紧急情况下才能正确反应。”

  采访结束前,沙老拿出了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厚厚的一沓荣誉证书和一堆奖章。捧着证书的沙老,满脸的自豪与幸福。11月的天津,阳光暖而不骄,秋风凉而不冽,老人爽朗的笑声飞出窗外,飞向他深爱的祖国蓝天。

  6

  今日之中国民航成就巨大,2018年,旅客运输量6.1亿人次,运输航空安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运输规模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

  今日之中飞院成为业界翘楚,2018年,飞行训练量达37万小时,飞行技术专业在校学生1万余人;开办专业36个,覆盖全民航需求;训练飞机拥有量还将达400余架,已成为全球飞行训练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全日制民航特色高校。

  矫首看鸿鹄,两航起义的宝贵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飞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两航”起义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原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率领2000多名员工在香港起义,两公司的12架飞机胜利飞抵北京、天津,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两航”起义的爱国壮举,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和新中国民航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49年11月9日4时半,机组和随行人员顺利办完起飞前的各种手续,登上飞机。6时,12架飞机陆续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中国航空公司10架,中央航空公司2架。刘敬宜(时任中航经理)、陈卓林(时任央航经理)等人乘央航潘国定驾驶的CV-240型(空中行宫)XT-610号飞机,于当日12时15分到达北京。其他11架飞机飞抵天津。同日,在香港的两航员工通电起义。

  两航在台湾、海口、曼谷、仰光、海防、加尔各答、旧金山等办事处和航站的部分员工闻讯后,纷纷响应起义,相继策应回国。

  两航起义后,国民党政府对起义疯狂反扑,百般利诱、分化破坏起义,进行各种威胁破坏和劫夺活动,在形势险恶的情况下,我党领导广大起义员工展开了捍卫起义成果的护产斗争。至1952年底,共运回器材约15000箱(件)、汽油3600桶和其他物资设备等。

  两航起义对国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是一个重大打击,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解放全国大陆的进程。同时,两航起义的成功,直接影响了27个国民党在港机构相继起义,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两航起义北飞的12架飞机和后来由两航机务人员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6架(C-46型14架、C-47型2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初期的机群主体。

  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1950年8月1日的八一开航;1956年5月试航拉萨成功;1955年近百名两航起义人员入川,参与兴办新中国民航教育事业。

  1963年,民航院校调整,相当数量的两航起义人员投身飞行训练教学,为中飞院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两航起义人员始终抱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报效祖国,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深爱祖国的蓝天。(杨德贵 唐一凡)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