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都想开飞机上班 四川通用航空培训生意火爆
我国自2013年开始推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力地推动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图为科博会上展出的民用飞机。摄影 李里
“这一架是教练机,飞行前的检查工作都必须一一对照,确保飞行学员和教练安全。最近气温过低,所以起飞前要先预热……”2月13日下午,在四川西林凤腾通用航空公司位于广汉的基地停机坪,伴随着直升飞机“轰隆隆”的螺旋桨声,公司副总经理王家全指着一架正在进行飞前检查的直升机向金融投资报记者介绍。而在不远处的基地上空,几架已完成检查的直升机已搭载着学员和教练升空,开始了又一次的飞行培训。
近日,有消息称,备受业界关注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已在春节前获得批复,预计2月底前下发,3月开始实施。规定将新增7个低空开放试点区域,并明确到2015年年中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低空开放,成都有望进入试点名单。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和通用航空的发展,像西林凤腾这样从事通航事业的公司将逐渐增多,而四川大量通用飞行需求的释放,也将给培训市场带来跨越式增长。
低空解禁资金竞相投资
“通用航空是真正的朝阳产业,但现在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政策的管制。”王家全告诉记者,包括投资者、消费者以及飞行员在内都很希望通航政策松绑,能够飞得更自由、用得更自由,真正把通用航空做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改善我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我国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从201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有力地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成都驼峰通用航空公司总经理车天发表示,随着政府的重视和通用航空的应用日趋增多,如果成都能抓住这次机会,将会极大促进本地通用航空的发展。
据王家全介绍,目前四川运营的通用航空公司大概仅5、6家,且基本都是民营的,几乎开展通航产业链上所有业务的西林航空也是2012年才成立的新兵。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四川有10余家通航公司被批准筹建,而截至去年年底,申报的企业已达30多家。
国家对通用航业的支持不仅体现在低空解禁,还制定了相关政策进行财政补贴。去年12月中国民航局宣布,给予79家通航企业2.1亿元补贴。其中,四川5家通航企业得到支持,总金额达454万元,西林凤腾和成都驼峰通用航空公司都在其列。
通用航空市场的广阔前景也吸引了更多的公司和风投跨行业投资。王家全坦言,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他刚送走了一家风投公司的执行董事。“这是纽约一家比较大的投资公司,很看好中国的通航市场,所以想以风投的形式购买公司股份。”王家全还透露,公司在不久前也已与广汽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
无独有偶,2013年7月2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投资总额为32亿元的川南通用航空产业项目也已正式落户自贡,该项目涉及产、飞、修、研等方面,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川南,通用航空产业已然“起飞”。
培训需求爆发式增长
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私照培训的通用航空公司即成了香饽饽。王家全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学员接近150人,其中40%是有意向购买飞机的私人老板,60%是希望将来从事飞行事业的年轻人。
在西林凤腾基地,记者见到了受公司委派前来学习商照的学员小张。小张告诉记者,他也是一家通航公司的员工,但只有私照,所以公司派他前来参加商照培训,积累飞行时间。去年11月底来的,本月结束后基本就飞满商照要求时间了,届时将拿到商照回公司工作。
王家全说,相较于飞行学院的学历教育,通航公司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培训周期更短,一般两个月时间就可以拿到私照,8个月就可以拿到商照。“所以,尽管开业时间虽然不长,但培训业务开展比较顺利。”
培训市场爆发式增长,但鉴于整个四川通用航空公司可开展培训业务的学院和公司稀少,通航培训仍跟不上发展需求。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一年最多可培训130位直升机驾驶私照学员,且培训周期在一年以上,训练能力明显跟不上市场发展,但不会有进一步的机型引进计划。
培训市场蛋糕巨大,利润空间巨大,虽然飞行学院不采取行动,但通航公司绝不会袖手旁观,扩大规模、加强合作分羹势在必行。以西林凤腾为例,私照培训费用是25.88万元,商照是68.88万元。随着业务的扩大和发展,广汉基地容纳飞机数量有限,该公司已开始筹建新的基地。“我们正在采购新的机型,到2014年底我们可能会拥有30-40架飞机。公司拟在成都的第二绕城高速附近修建中国最大的通用航空基地,规划3800亩,包括跑道、停机坪、飞机展厅、维修中心、机库等,要把通航产业链整个全部做起来。现在正在拆迁,2月底3月初开始建设,今年6、7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了。”王家全介绍道。
不止西林凤腾,四川唯一涉足航空培训的上市公司海特高新(行情,问诊),近期在政策利好股价节节攀升的同时,在培训业务方面也有大动作。海特高新2月14日公告称,公司与CAE签署合作备忘录,就航空培训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事项达成意向。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