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中国区代表 祝凯
IFLY:请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对2014年中国通用航空市场以及商务航空市场发展的评价与感受。
祝凯:中国通航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一直很好,政府及行业监管部门在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通航发展的法规、标准和有关政策。2014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更是让通航业界欢欣鼓舞。在这一年里,通航企业也在不断地自身发展、完善和积累了更多经验。通用航空的大环境在向着更理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靠近,商务航空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中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方。
IFLY:中国通用航空市场以及商务航空市场的发展环境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祝凯:过去几年里,中国通航和商务机的市场大环境经过了浮躁的阶段现在逐渐回归理性,这是目前中国通航和商务航空市场持续发展的体现,而且也是可喜的变化。以前有人用身价超过1个亿这个标准来定位公务机的潜在客户,这只是通航与经济发展的必然巧合,而绝非是公务机的市场规律。对美国、欧洲和发展地区的公务机客户的调查表明,提高办公和生产效率的需求是客户购买公务机的第一要素,公务机绝非是身价的标志和富豪的奢华玩具。
IFLY:具体到中国公务航空市场,您如何评价主流公务机制造商近年开拓中国市场的表现?中国市场对大型远程公务机所表现出来的偏好是否会持续?
祝凯:中国商务航空市场表现出对大型公务机的偏好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中国商务航空市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缺少实际运行经验。但是,我越来越多的看到,目前大多数想购买公务机的客户首先能够理性地分析资本投入、运行成本和经营效益的平衡,也很关注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来合理选型。
IFLY:美国在2013年底通过了小型飞机振兴法案,降低新飞机引进以及现有飞机改造升级的成本,同时增强私人飞行的安全性。参考美国市场的做法,您觉得中国在通航飞机引进方面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制度或者政策?
祝凯:通航制造商协会协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修改FAA 23部的工作中,做了很多在国际合作平台的组织协调工作。中国民航局代表也参与了这个美国FAA修订23部的整体工作,民航局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完善中国相应的法规。下一步,通航制造商协会将带领国际联合小组对FAA 27部和29部进行修订。我想,中国民航局代表一定会关注并参与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IFLY:在中国通航市场,无论是通航运营商还是商务航空运营商,都在寻找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通航制造商协会是否会在这方面加强与运营商的沟通与合作,帮助指导运营商更好地运营飞机?
祝凯:帮助运营商用好我们的飞机是通航制造商协会的会员公司一直在做的,所以也无疑是我们协会的服务宗旨。 我们在中国对通航和商务航空的运营商一直很关注和支持,他们是推动通航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我们的制造商一样重要。
IFLY:包括巴航工业、赛斯纳等在内的制造商已经开始与中国企业合作,将生产线带进中国。您认为制造商的本土化生产对中国通航市场的发展有何意义?
祝凯:跨国界的生产制造在航空业是最普遍的,随着安全标准的不断提升,航空制造的技术开发一定要与时俱进。国际化的合作无疑会提升航空制造业的技术开发水平,并且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IFLY:作为通航制造商的中国区代表,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本土通航飞机制造商的表现,对他们有何期待?
祝凯:通航制造商协会代表全球近90家通航制造商,也包括几家中国本土制造商。我认为,在中国我们为会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是最重要的。
IFLY:未来5年,您觉得在中国通用航空市场以及商务航空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祝凯:随着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会有潜在的两大市场:中国对通航飞机包括公务机的需求将不断快速增长;同时另外一个市场也在发展,就是作为全世界通航制造工业的加工厂和维修厂,这个市场也将快速发展起来。至于发展的趋势及特征,我相信中国通航市场始终是在健康有序的发展中,不要以每年通航机队或订单增加的数量来评定通航市场的发展,这种评论不全面。就像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在竞赛中要不断地调整节奏,能在他放慢节奏保持实力的阶段就断言他会输掉这场比赛吗?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