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文章 >> 正文

机场建设与运营的成都经验



2013-05-03   作者:  来源:中国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通过安检,进入候机大厅,旅客可徜徉在大大小小的名品店内,尽享愉悦购物时光。而那些带小孩的旅客,也可在指定的儿童微型游乐场中陪伴孩子度过欢乐时刻。反复品味整个乘机流程,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承载着成都机场人对旅客的关爱。

  在2号航站楼建设前,作为一家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机场的运营商,成都机场就将航站楼流程与商业匹配列为工作重点。他们先后考察了新加坡樟宜机场、香港机场、韩国首尔机场后,邀请其中最具经验的樟宜机场为新航站楼进行商业规划。在规划图完成后,他们又与航站楼设计院反复沟通、协调,对相关的基础设施、水电气、通电排污、强电弱电系统进行了优化。

  与此同时,为确保商业与主业同时投用,成都机场提前1年展开招商。在和商家签定合同后,机场要求商家装修和主体建设同步进行,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

  接1版

  漫步在现代感十足的2号航站楼,位于安检区域内的国际品牌格外引人注目。鳞次栉比的店面风格不一,简约大气之风和国际范儿吸引了大量旅客。看着络绎不绝穿梭其间的旅客,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国际大牌的许多装修材料都是进口的,装修的时间也很长。为了保证工期,我们天天泡在航站楼内,和装修团队加强沟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工。”

  在成都机场人看来,机场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更是旅客对一座城市最初或者最后的记忆。因此,在引进商品种类时,成都机场始终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并行。成都机场在国内率先把天然气管道铺进了航站楼,让所有商家的消防管网、消防烟感布局网络与扩建工程同步建设,并由一家专业公司统一施工,确保了安全。

  硬件与软件同步

  近年来,随着业务范围和所辖区域的扩大,成都机场的人员大规模增加。机场敏锐地意识到:员工素质提升、人员与设备的磨合,将成为确保新航站楼运行平稳的另一项重点工作。

  在对2号航站楼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后,成都机场确立了人员招聘计划,并从2010年开始,根据各岗位的培训周期,分批次进行招聘。新员工入职后,首先通过入职教育培训了解机场,并掌握2号航站楼的环境、结构及工作流程,再分配到相关部门接受上岗培训,详细了解安全、业务知识,进行实操训练,考取上岗证书。

  此外,针对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在2号航站楼投用的情况,机场加大了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2号航站楼启用后,安检行李检查系统由过去的本地开包变为集中开包检查,开包检查员工作站点也随之发生改变。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流程,熟悉新设备,安检站先后组织4000余人次进行现场培训,在原有图像库的基础上,新增了违禁物品和爆炸物的检测图像,进一步提升了开机员的技能水平。

  机电中心抽调专业人员与施工方技术人员开展交流学习,全程参与新设备的安装调试;选送技术骨干到厂家进行中、高级技术培训,担任内部教员;调动自身技术力量,完成了2号航站楼对1号航站楼弱电系统的全覆盖;提高电力管理能力,确立电力远程监控系统和人工巡检电力系统保障的双保险。

  在采访中,记者对2号航站楼自动行李分拣系统目前依然采用人工分拣模式产生了疑惑。机电中心工作人员十分严肃地告诉记者:“行李分拣过程一旦出错,不仅会给旅客带来极大不便,也会给航空公司增加许多额外负担。对此,我们采取了分步实施的办法:在2号航站楼启用初期,采用人工分拣系统,确保工作人员熟悉航站楼的运行模式,为应急做好准备;随后,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快对自动分拣系统的测试,只有在拥有100%的把握后,自动分拣模式才会正式投入运行。”

  进入双航站楼时代后,机电中心还积极探索双航站楼运行下的管理模式。在冬季出现航班延误时,关闭进港空调设备,全力保障候机楼出港区域的供暖;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时,派专人在机场指挥中心提供现场技术支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着手建立培训网站,内容涵盖历年文档资料、各系统考试题库。

  保障与联动同步

  今年1月6日10时,位于成都机场CD连廊的新闻发布中心召开了自2号航站楼启用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来自民航地区管理局、监管局、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多家单位的领导,向记者介绍了大雾导致的航班延误情况和相关处置工作。在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成都机场搭建平台,第一时间将大雾导致的大面航班延误信息真实、准确地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在随后连续3天大雾的影响下,成都机场累计有1313班进出港航班延误,造成2万多名旅客滞留。其间,机场以候机楼运行管理委员会和机坪运行管理委员会为平台,与驻场单位密切联动,及时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预案,确保旅客进出港秩序井然。

  候机楼管理中心主任黄光炳坦言:“我们实际上扮演了服务员、监督员、协调员3种角色。”在日常工作中,候机楼管理中心为各驻楼单位在楼内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协助,也对他们在楼内的工作品质进行监督。在出现航班延误等特殊情况后,候机楼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协调机场地服公司和航空公司,确保信息畅通。

  为了演绎好这3种角色,候机楼管理中心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的展开有据可依,先后建立了候机楼从业人员准入机制、联合检查制度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候机楼运行管理委员会会议,半年召开一次中、高层参加的保障研讨会,建立起机场与各驻楼单位协调沟通的平台,确保了信息的畅通和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

  负责机场现场运行的指挥中心则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贯穿在工作中,加强与驻场单位的沟通协调。用指挥中心副主任胡强的话来说:“从严格意义上讲,机坪运行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民间组织’,是为了保障现场运行秩序搭建起来的平台。在工作中,我们凭借专业知识为驻场单位提供高效的服务,形成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和谐局面。”

  在2号航站楼启用的头2个月里,每天16时,机坪运行管理委员会都会准时召开协调会。会上,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主要负责人针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协调解决,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保障效率。随着问题的逐步减少,机坪运行管理委员会把每天定时的协调会改为不定期举行。会议尽管减少了,但现场保障效率更高了。

  工作与生活同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成都机场千方百计解决员工的住宿、就餐问题,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为员工们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2号航站楼启用当天,位于1号航站楼与2号航站楼之间的能同时容纳500人就餐的职工一食堂正式开放,每天从6时到23时不间断地供应各类餐食。在遇航班延误时,食堂供餐时间会相应延长,为一线员工做好后勤保障。

  在采访中,不少机场员工笑言:“在机场工作,首先就得身体好!”为了让大家休息好,在建成西区员工值勤用房后,成都机场又迅速新建了东区员工值勤用房。按照规定,长住员工4人一间,房间内带有独立卫生间,并配置了衣柜、书桌、空调,方便大家的生活;倒班用房为6人一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员工的休息质量。

  从去年8月开始,每到星期五19时,成都机场职工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内就会上演时下最流行的电影大片。在这栋三层框架结构的职工活动中心内,还设置了室内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电子阅览室、棋牌活动室、水吧等休闲娱乐设施。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员工的每一件小事都成了机场的大事。员工提出从生活保障区到候机楼的摆渡间隔较长,机场迅速调整班车时刻表,加密摆渡车班次,高峰期5分钟一班,非高峰期20分钟一班。员工提出停车位紧张,机场及时在CD连廊前有限的资源中画出员工专用停车场,并在生活保障区停车场设立门禁系统,完善车辆停放管理。在成都机场管理层眼中,落实员工的每一条建议,也是在完善机场安全平稳运行背后的细小环节。

  从抓细节入手,完善安全运行保障的各类制度;从健全管理机制着手,严格落实各部门领导责任和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从人文关怀出发,携手驻场单位共谋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推动着成都机场精细管理之路渐入佳境。

  对于成都机场而言,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的平稳起步,仅是精细管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机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看来,精细管理是一个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无论是安全管理,还是服务提升,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行精细管理。在跻身世界级机场行列的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荆棘,我们都将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