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文章 >> 正文

两会话题:触手可及的民航“大众化”



2013-03-15   作者:王诗彧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现在坐飞机真是越来越常见,越来越方便了。”这是今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从接受采访的两会代表、委员口中经常能听到的话。

  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依法履行各项职责,共商国是,参政议政。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要面对的提问依然五花八门,而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对于民航这个越来越普及的出行方式都能谈上几句感受和建议。民航大众化渐渐成为了更多人触手可及的现实。

  大众化的便捷性日益体现

  “我17岁左右的时候第一次坐飞机,那时还需要交介绍信。坐过飞机的人下飞机时,大家都会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你。”全国政协委员苏玲回忆过去时笑着说,“现在乘坐飞机出行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了。”

  十几年前,乘坐飞机出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像是遥不可及的梦。不甚通达的航线网络、昂贵的机票、复杂的购票程序等都是阻挡在普通旅客与民航之间的重重障碍。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民航与大众的距离早已不再遥远,乘坐飞机出行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2010年,民航局制定的《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建设民航强国要重点实施持续安全战略、大众化战略、全球化战略。其中,大众化战略就是民航要从提供高端性消费向满足大众经济型消费扩展,使社会大众能够享受到安全、便捷、经济的航空客运服务,提高民航服务的覆盖能力,实现“县县通、及时达”。

  提及对我国民航业近年来发展的印象,许多代表、委员都用到了一个朴实的词“方便”。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来说,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是越来越多人选择民航出行的原因。

  “民航太方便了。我从家乡西双版纳飞到北京,四五个小时就到了。” 来自云南的全国政协委员杨方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时颇为感慨。那时,由于没有机场,道路又很差,她从西双版纳到昆明需要3天时间。“现在西双版纳有了机场,当地人到昆明只需要一个小时,变化太大了”。

  机场布局日益完善和航线网络持续加密是提升民航便捷性的保证。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过去5年里,我国新增机场达到31个。“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颁证运输机场总数达到175个,覆盖了全国91%的经济总量、76%的人口和70%的县级行政单元。目前,全国航空运输颁证机场数量已达183个,航空服务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提出,民航业发展目标是2020年覆盖89%的人口。

  全国政协委员、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告诉记者,自2008年至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通航城市已经由77个增至100多个。“只有航线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才能使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便捷、顺畅的航空服务。”何喜奎说。

  2012年,在西部机场集团所辖机场中,高原机场有2个,高高原机场有3个,航空服务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所辖支线机场均开通了直飞西安和所在省区省会城市的航线,部分还开通了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方向的航线,为提升西北地区航空运输通达性打下了基础。

  “民航给西藏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来自西藏的全国政协委员达娃顿珠说,“如今西藏的5个辖区都修建了机场,这不仅给西藏百姓出行带来了方便,而且还为外界进藏旅游、参观、考察提供了便利,对西藏的对外开放、经贸往来、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把握大众化的机遇与责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民航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常见的出行选择。过去十年,中国民航的平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

  2009年,民航旅客运输量突破2亿人次大关,中国民航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体系;2012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民航主要运输指标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1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2亿人次。而根据民航强国战略,到2020年,我国民航将力争满足旅客运输量约7亿人次的市场需求,2030年将达到15亿人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集团总经理王昌顺认为,民航的发展潜力巨大。“去年我国民航承运的旅客人数达到3.2亿人次,以人口比例计算,平均每4个人乘坐一次飞机;而美国的旅客运输量是8亿人次,平均每个人每年乘坐飞机2次~3次。从这个对比来看,中国民航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近几年,全国各个省(区、市)人民政府纷纷与民航局签署会谈纪要,明确了发展民航业的大方向。各地重视民航业发展,一方面是基于民航业的发展能拉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民航能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在民航大众化发展的浪潮中,作为民航三大主体之一的航空公司奋发图强,成为民航大众化的有力推手。

  “我认为大众化就是航空公司的航线应该遍布全国各个角落,让更多人可以乘坐飞机方便地出行。航空公司在大众化战略中最大的责任就是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集团党组书记王银香说。

  王银香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阔,地面交通不便,对航空运输业尤其是支线航空发展的需求较大。去年,全区民航发运旅客人数达到910多万人次,民航运输量增长年均达23.4%。为使民航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国航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以大力发展区内支线航空,促进内蒙古航空运输的发展步入新阶段,满足人民出行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航空公司总经理车尚轮也表示,厦航开通了厦门到各省会城市的航班,积极拓宽国际国内航线网络。今年初,厦航与南航、东航、台湾中华航空在台北正式宣布推出 “大中华携手飞”计划,联盟推出“共同班号航班回程互搭”服务。旅客依其机票规定可更改回程航班,享有共同班号互相搭乘、自由转搭班次等便利服务。现在,每天从台湾到厦门的旅客超过5万人次。

  改革发展适应大众化趋势

  民航大众化与人们的出行密不可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许多代表、委员针对民航大众化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低成本”和“人才培养”是常被提及的关键词。

  “以后运价要放开,推出低成本的产品。”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副局长李军认为, 民航走向大众化,机票价格水平整体下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

  经过近20年的民航票价管理体制改革,民航票价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体现为“高价更高、低价更低”。在部分时段里,部分航线的最低经济舱票价已经低于火车硬座价格。2005年,原民航总局以听证会的形式批准春秋航空公司实行“低廉票价+经济服务”的低成本模式,为旅客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从全球来看,大力发展低成本航空是一个大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东航集团党组书记马须伦说,“目前,欧洲低成本航空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以上,亚洲之前虽然市场份额较低,但现在发展很快,中国内地发展低成本航空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

  马须伦也表示,低成本航空发展仍有很多限制,如在油价、购买飞机、招收飞行员等方面都与传统航空公司没有差别,没有专门的候机楼等,使得成本低不下来。

  在民航大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民航运输量大幅度提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认为,要从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两方面为民航大众化做好准备。

  “民航院校培养人才的规模有限,加上民航学生有比较多的选择余地,中西部民航人才短缺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吴仁彪说,“今年要加快两个计划,一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由民航院校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一批定向培养生,确保这些学生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为当地民航服务。二是由民航局、地方政府主导来推动民航院校与中西部地区机场合作,让地方招聘的机场工作人员在民航专业院校或院校提供的培训班学习一段时间再上岗,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通用航空在民航大众化中的作用也受到了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副总余枫认为,低空开放之后,直升机的发展会迎来真正的春天。边远地区不必修高速公路,只需要很小的场地就能起降直升机,让更多人享受到民航带来的便利。

  通过持续加密的航线网络、更加低廉的票价和日益优质的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将享受到乘坐飞机出行带来的便利。民航业实现自身的大众化,也将助力中国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趋势的民航强国,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记者手记)硬件和软件都要“大众化”

  两会期间,除了民航业内的代表委员,许多业外人士也被问及民航相关的话题。随着民航大众化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比原来更加了解民航、理解民航,对民航发展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演员黄宏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并没有因为问的不是“业内事”而拒绝采访。他对民航业近年来的发展首先表示很满意,“现在出差表演坐飞机比以前方便多了”。同时还对民航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在国外很多机场,航班延误的话会发牌子提前通知。我觉得国内机场也可以学习一下好的经验做法,保持沟通、解释清楚,旅客同时也要遵纪守法,这样才能更加和谐”。

  随着国内机场布局的日益完善、航线网络的持续加密、航空产品不断增多。一方面,民航的便捷性和经济性进一步得到提升,民航开始更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当中,逐步成为一种大众型、经济型的消费方式,人人都能聊民航,人人都有提出想法和建议的愿望。另一方面,民航业在面临着更多的审视和更多的关注。公众希望就一些疑问得到更清楚的信息和反馈。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民航人还是旅客,都需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更新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

  在过去,从空乘人员的社会形象,到旅客的心态,甚至到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外观设计,民航业总会有一丝“贵族”感。近十年来,变化悄无声息地发生着:空姐不再是“神仙姐姐”,她们有时会严肃,有时也会疲倦;旅客也不再总是对的,妨碍航空安全的行为不会被容忍;航空公司和机场在运行中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也是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一点:民航更大众了,更亲民了,那我们的观念是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呢?航企有没有随之调整定位,不要过度纵容旅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不要在发生问题时拒绝沟通?旅客有没有摆正心态,把自己放在普通消费者而非“老爷”的位置,尊重服务人员,遵守航空公司和机场的相关规定?民航基础设施的设计是不是可以更体贴旅客,方便出行,而非一味求大?

  实施大众化战略,是民航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之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行动。提高民航消费者的满意度,让更多的公众能够享受到高效、快捷的航空服务,是民航大众化的初衷。在“人人都能飞”的今天,民航业不仅在一年一度的两会期间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价和提问,在每一天都会被关注和考评。

  硬件大众化了,软件也要跟上,这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共同的心声。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