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免签政策 翻开我国空港“国门开启”新篇章
国际转国际功能是我国机场现有的4种中转流程中最为薄弱的类型,也是我国机场国际航空业务量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同时也是我国国际枢纽机场竞争亚太地区枢纽机场的关键要素。自2013年元旦开始,北上广三地机场陆续开放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京沪两地机场今年上半年享受过境免签政策便利旅客各自仅为5000多人。
在笔者看来,过境免签国际旅客不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受宏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今年上半年的国际入境旅客呈现下降趋势。显然,过境国际旅客增长乏力与目的地国际旅客下降的宏观背景因素大体相当;二是过境免签的时间相对较短,对于欧美国家的远程航班而言,旅客仅倒时差便至少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再加上办理出入境时间、进出机场时间、入住报备时间等,全程72小时实际可用于旅游购物休闲的活动时间已所剩无几;三是现有45个免签证国家的数量偏少,多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仅有6个国家;四是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免签开放活动区域分别仅局限于北京、上海两地的行政区划内。
为提升我国国际枢纽机场的国际过境人数,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进一步扩大免签证过境的开放政策,具体可归纳为“延时、增点、加场、扩区”。“延时”是指将现有的72小时免签证时限延长至7天;“增点”则是需要针对海外华人探亲、旅游购物以及商务会务三大潜在国际中转航空市场进行专题研究,在规避危及国家安全、非法滞留等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免签证国家的适用范围;“加场”则是在现有的北上广三地机场之外,进一步扩大免签证服务的机场范围,结合国际中转航线网络进行统筹布局,立足于构筑国际枢纽机场在全国均衡布局态势,重点满足欧洲、西亚与日韩、东南和澳大利亚之间;日韩与南亚、中东、非洲之间以及北美与南亚、东南亚之间的国际中转需求,结合国际商务、旅游职能的开发,扩充新的免签证过境国际机场;“扩区”则是建议扩大国际旅客的允许活动范围,按照经济区或城市群的范围界定免签旅客的活动范围,而不仅仅局限在机场所在地城市。
另外,建议加强国家部委层面过境免签入境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国际营销。目前过境免签的产品营销推介主要由所在城市的旅游部门以及骨干航空公司、机场参与,尚未上升到国家部委层面。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国际中转的配套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具体包括机场航站楼国际中转区的改扩建;集中定点的国际免税店的规划建设以及国际旅游系列产品的专门设计等。
我国国土幅员广阔,且位居三大国际航空市场的中枢地位。无论远程与远程、近程与近程以及近程与远程的国际中转均具有先天优势。只要加以时日,我国民航的国际转国际功能必定会在国际枢纽机场的航空运输业务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航空枢纽变局下的中国市场变数
- 下一篇:高端服务回暖,首都机场如何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