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水:“兼职”练就的斜杠机务
范云水和同事商讨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范云水 供图)
走进厦航部件维修处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电子车间,有些褪色的地面上横向布置着三排新旧不一的桌子,这些桌子分别来自1999年,2006年和2010年。很难想象这个各类桌子“三世同堂”略显拥挤的处室,一年能维修的飞机部件近一万两千件,为公司节省成本近亿元。处室最早的职员范云水,此刻正和一群年轻人站在一台机器前指指点点。
一身蓝色工作服,中等个头加上一副眼镜,范云水符合人们对理工男的所有想象。1991年就进入厦航工作的范云水,可以说是这个处室在职时间最长的老职工,处室的年轻人都叫他范老。28年间,凭借不断探索和坚持,范云水见证了部件维修是如何从“副业”发展成了一个约八十多人的处室。
斜杠技术咖
翻开范云水的简历,一连串似乎不太“相关”的经历串起了他在厦航的工作轨迹。从飞机检修到数据译码再到新生产基地相关区域的规划,如同当下流行的斜杠青年一样,他涉足的工作,每一项都牵扯出一个不同的领域。这位技术大咖所参与的项目之多,让人有些惊讶。而初衷却是两个非常现实的因素,省钱和需要。
范云水刚刚加入厦航时,主要工作是参与飞机维修,而物质条件的匮乏让他对部件维修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个窗户灯组件,原价一千多美元,扔了实在太可惜”,范老回忆道,如果能够自行修理,节约的资金将非常可观。范云水和同事们在工作之余,打起了这些组件的主意。可是,在那个连工具都放在屋檐下的年代,兼职修部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他们只能从头做起。找车间,买设备,订航材,制订工卡……一步步建立了完整的维修技术体系,成立了附件车间。从开始的窗户灯组件,车间“兼职”项目越来越多,如今大到机轮刹车小到机上烤箱,都成了维修对象,“小兼职”慢慢发展成如今的主业。
如果说部件修理还是分内的延伸,那么飞行数据译码就是一次“跨界”。早期的中国民航业缺少先进导航设备,如果想要确认飞机在正确的航线上,就要对数据进行译码解码。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对模拟信号的解读还需要改装磁带播放装置,这已远远超出范云水的工作内容。但面对需要,他凭借过硬的技术素养,用一年时间完成了7项飞行数据的译码解码工作,为公司航班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我是搞技术的,如果不去多学习这些东西,不深入地研究,那是退步。”说起这些旧事,范老很少提及困难,而更在意节约成本和提高自己。多年来,也有别的公司来挖他,但是对厦航和家乡的留恋始终让他忙碌在这间处室。
年轻的“老厦航”
范老的日常被安排得满当当,航模、阅读、装修DIY,一张计划单列出来比年轻人的还丰富,用“硬核生活玩家”来形容一点不过分。玩航模,范老是从一块块原料自己加工组装的。阅读是他的另一爱好,从专业书籍到文史社科,广泛的阅读让范老不仅对一台机上烤箱了如指掌,也能就经史时事侃侃而谈。一张从入职开始用到现在的借书卡,可见这位学霸成色之足。
“平时忙一点比较好,忙一点孩子也会跟着忙。”说起孩子,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女儿是范老最大的骄傲。不过在女儿的成长中,他并没有有意为之,在他看来,是浓厚的阅读氛围更多造就了女儿。“我们就是一起读书,虽然读得东西不一样,但是博览群书好处肯定是有的。”范老说。对于退休生活,范老也早早有了规划,滑翔伞和小飞机是他的目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想试试自己飞起来的感觉。”
很快,随着新生产基地投入运行,范老和同事们就要搬迁到新生产基地,在那里他们会有全新的专业维修台和工作室。“想不到,我们处室还能有栋楼!”范老和处室的伙伴既兴奋又感叹。还有十年退休的范云水用“不忘初心”总结未来工作。他表示,很快空调散热器、气动项目、液压项目、高压气瓶等新项目都会上马,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驻外机务:有“洋妻”陪伴 干活更踏实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