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文章 >> 正文

航空气象如何提高真情服务水平



2016-04-06   作者:李其国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账号“天路守望者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随着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逐步迈进,民航气象服务在民航改革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愈发突出。民航局树立“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提出“三条底线”,围绕“三个网络”建设,补齐“四个短板”,为全行业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当前,民航气象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前所未有”,行业主管领导关注、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同时,抓落实、促改革、谋发展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前所未有。为全面激发民航气象内生动力,继续推动民航气象工作纵深发展,广大从业人员应当聚焦“四个理念”,锻造“四个能力”,以精准预报能力为抓手,全面提升航空气象服务水平。

  聚焦“四个理念”,即服务、创新、合作、共享。

  第一个理念是服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根本职责、基本定位、核心价值和外在表现。气象服务提供者与气象用户共同组成了气象服务链条,没有用户的气象生产和服务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脱离了用户,就等于脱离了需求市场。气象服务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面向用户、围绕用户、服务用户。气象服务的需求、动力和评价,应当来源于用户;气象服务的产品、质量和改进,应当回馈于用户,任何闭门造车都难以合辙。气象服务的核心在于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和运行需要的气象产品,关键在于提高气象预报的质量和准确率,价值在于气象预报对民航运行安全、效率和服务的贡献。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以认同为标准,才能确保气象服务讲真情、上水平、提质量。

  第二个理念是创新,创新是气象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位列中央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决定发展、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应当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包括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具体到民航气象工作,服务形式、产品渠道、管理方式,都可以持续创新,例如对备受关注的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的探索,再或是通过服务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支持,这些都是大有可为、值得尝试的创新领域。可以从小事做起,可以多到外面的企业里去交流借鉴,一定要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允许试错、宽容失败,鼓励民航气象从业人员大胆探索,最终形成想创新、会创新、善创新的浓郁氛围.

  第三个理念是合作,合作是气象发展的根本途径。气象发展要蹄疾步稳,必须以开放合作的胸襟和气度加快行业思想解放。同创新一样,合作的内容也应当是多层次、多途径的,包括服务合作、技术合作、专业合作等。而合作的对象重点有两类,一类是国家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台湾航空气象协会等机构、组织,另一类则是国内外、行业内外的优秀企业,可以合作的领域包括产品研发、技术交流、规章制定、人员培训、市场开发等等。应当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我所用,发挥一切资源力量促进自身提高,全面打通政府、企业、行业组织间的互联互通渠道,积极促进合作融合、共赢发展。

  第四个理念是共享,共享是气象发展的根本要求。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气象行业明确发展价值取向,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必须要秉持的重要理念,其内容不仅包括信息、资源、科技成果的共享,同时也包括技术、设备、人员的共享。毋庸讳言,当前个别单位、少数地区搞封闭研究、重复研发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有一些优秀的气象科研项目在系统内还未顺利推广,这样的被动局面造成了极大的内耗和资源浪费,因此推进共享发展势在必行。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只有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才能彰显发展优势、凝聚发展动力、提升发展境界。

  气象工作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气象服务能力,而气象服务能力以能否实现精准预报为标志,即以机场预报准确率为标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是民航安全运行、高效运行、真情服务的需要,是各类气象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要,也是航空旅客选择航空出行、了解相关信息的需要。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是航空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航空气象的一切工作要围绕精准预报来展开。

  锻造“四种能力”,即精准预报能力、设施保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人员资质能力。

  一是精准预报能力。目前,常规气象观测、预报基本可以满足日常运行需要,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复杂天气多,天气差异大,同时航班飞行量大,飞行密度高,大中型机场较多,民航运行受天气影响很大。一旦出现复杂、危险天气,容易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受影响的旅客很多,容易发生群体性事件。提高航空气象预报准确性,是真情服务广大旅客和航空用户的重要手段。所谓精准,是指强对流、低能见度、风切变、冰雪、台风等重要天气预报精准,是指发生位置、起止时间预报精准,也是指在航班起飞、巡航、着陆等飞行环节上预报精准。一项面对国内3000多名飞行员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飞行员认为在飞行中最大的挑战是能否准确识别风切变、强对流等复杂恶劣天气,这从侧面印证了航空气象服务的最大价值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的准确预报能力。

  各级气象部门应全力关注恶劣天气,组织技术骨干加强复杂恶劣天气出现时的天气会商和服务保障。对于多跑道机场,应当准确甄别天气对不同跑道的不同影响,粗放式气象预报无法满足运行需求,只有将预报精细化到具体航路点、跑道头,才能真正发挥气象对民航运行的重要支撑和辅助决策作用。精准预报能力的提高任重道远,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气象预报员要努力做到“提前预判、大胆预报、敢于决策、勇于修正”。

  二是设备保障能力。气象设施设备是气象服务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空管系统气象设备布局初具规模,设备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但设施设备和相关系统仍不健全。首先是布局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设备少,缺备份;其次是功能有待加强,主要是风廓线雷达少,缺少针对风切变、大雾的探测设备;第三是性能不够先进,部分中小机场仍在使用常规天气雷达,雷达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复杂危险天气下的空管保障能力;第四是设备老化问题突出,设备维护维修无法满足要求。气象服务能力要上台阶,基础设施设备保障必须要有所改进、有所突破,建成一套符合运行需要的气象设施设备体系。“十三五”开始,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住新建机场、民航气象中心、亚洲灾害天气咨询中心等大型建设项目的机遇,升级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气象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等由各地区管理局负责的中小型项目建设。同时,要注重完善功能和升级技术,力争航班量排在前二十位的机场全部使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天气雷达。定期组织召开与气象厂商的研讨会,明确对设备精度的高要求。此外,要积极探索设施设备维护维修机制,系统化、网络化的设施设备可委托相关公司进行维护维修。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气象是科研型、技术型行业,以项目建设模式搞气象科研势必不能适应运行需求和行业发展,尤其是数值预报模式等前沿科技项目,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才能取得实质突破。当前,除了做好气象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还要重点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民航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气象中心可以利用自有资金,通过年度的、滚动的方式开展气象科研工作。各地区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集中力量、创新平台、攻坚克难,着重围绕与航班运行密切相关的,以及制约、影响气象业务发展的关键技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力争每年在一到两个课题上取得突破进展。同时,要转变思路,优化科研投入结构,确定一些大型项目,整合一批小型项目,瞄准重点、靶向施策,依托自有资金滚动投入,吸引和撬动社会、企业资源向气象科技创新聚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要结合科研项目,抓好人才培养,通过绩效激励、政策倾斜等方式手段,大力营造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全系统气象人员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四是人员资质能力。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近几年,人员资质能力建设一直是空管系统的重点工作。各专业对人员资质能力的要求不同,气象人员资质能力建设的重点应当落在气象预报专业,而对于气象预报人员资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重要天气过程中的预报服务能力,以及对各类气象信息、图表、系统的判读能力。目前,我们的气象培训体系还不够健全,培训力度还不够大,尖子精兵还不够多。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项目建设、科研创新、技能竞赛、培训考核,选拔优秀人才,分级、分类做好人才管理工作。分级是指按职称、岗位、价值等分级,分类是指按预报人员、观测人员、设备人员等分类,细化标准、量化成绩,通过绩效拉开梯次。统观四个能力,人员资质能力非常重要,既是软实力,也是硬能力。做好人员资质能力建设,首先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不仅要依托院校、气象局等外部资源,同时要继续丰富自身的培训手段,探索网络远程培训等新兴培训方式,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其次要做好分级分类培训,将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特殊要求结合起来,针对重点人员、一般人员分别开展培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要从岗位、技能、职称等分类入手,通过绩效考核拉开收入差异,强化激励激励作用。最后是要通过开展部分岗位人员资质排查,摸清底数、查找不足、补齐短板、整体提高。

  理念是骨,能力是肉,二者相互支撑,同生共存。没有正确的理念做纲,能力的提升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健康成长,不能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能量;没有强大的能力为目,理念的存在必将是无叶之树、无花之株,停滞在理论预期,无法为行业发展带来切实改观。今后一段时期,广大航空气象从业人员应将“四个理念”和“四个能力”作为气象发展的着力点,增强使命自觉、目标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意识,夯实发展根基,细化目标任务,确保航空气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