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第十六届中国机场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



2018-11-28   作者: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QQ图片20181128101035.png

  由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支持、比利时诺本集团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机场发展高峰论坛”于2018年11月22日至23日在湖北武汉新华诺富特大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机场集团、设计研究院,优秀的设备供应商等百余位领导及专家出席了本届论坛。

QQ图片20181128101107.png

  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学云为大家致欢迎辞。

QQ图片20181128101141.png

  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华和大家介绍了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鄂州民用机场,分享了机场的近期规划方案以及未来的建设任务和目标。

  湖北鄂州民用机场项目于2018年2月经过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建,飞行区跑道滑行道系统按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0万吨的目标设计,航站楼、转运中心等设施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万吨的目标设计。陈国华告诉大家,鄂州机场总体规划远期目标年为2050年,建设3条跑道,年航空货邮吞吐量为908万吨、旅客吞吐量为2000万人次。

  此外,陈国华和大家谈到了鄂州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项目实行全过程正向数字化设计(BIM),建立企业级的BIM实施标准、搭建BIM协同平台,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力争在鄂州机场各类施工车辆、设备中全面使用数字化施工系统,实现工程由管理“人”到管理“数据”的转变;引进先进技术手段,推动机场运营管理的智慧化;尝试运用AGV机坪无人驾驶系统,解决航空板箱在货运区的高效运输需求。

  新加坡樟宜机场管理投资公司业务总监、中国区总经理周新明带来了主题演讲《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旅客体验》,和大家分享了机场服务质量的影响力和五大要点,探讨了机场反馈管理系统的建设要点,现场反响强烈。

  机场服务质量包含产品品质、流程质量以及人员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新奇的旅客体验如今已不足为奇,标准化的产品、流程和服务不再满足所有旅客的需求,如何提供新奇的创新服务、创造难忘的旅行经历成为发展重点。樟宜机场致力于以卓越服务和无可比拟的高效运营能力,为各国各地区的旅客提供全球首屈一指的机场体验。在樟宜,每个旅客都是独一无二的。

  周新明提出了服务质量的五大要点:服务型领导、坚固的伙伴关系、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3Ms(调研、监控、管理),其中服务型领导理念是驱动卓越服务质量的核心。此外,他指出,服务质量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旅客的反馈,因此机场即时反馈系统和完善的反馈管理必不可少。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教授王维担任本届论坛的大会主席,并发表了演讲《绿色机场——机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分享了我国绿色机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就机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机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王维认为,绿色的理念应该贯穿机场的全寿命周期中。民用机场的建设及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多个阶段各个环节对于绿色机场的实现程度均有重要影响。任一环节的失误,都将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影响。绿色机场应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节约,实现环境适航和环境友好的良好平衡,做到与社会区域协同发展。环境适航是指机场周边的气象、净空、电磁等自然和社会条件要适合机场运作,确保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行的正常及效率,而环境友好是指机场的建设和运行对周边区域造成的影响,两者是环境保护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此外,机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是指机场的存在和壮大,不仅使机场本身受益,还能带动机场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来自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金真以《创新建设国际货运枢纽 推动实验区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了演讲,和大家探讨了新时代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发展环境变化以及国际航空物流中心高质量发展遇到的挑战,分享了郑州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五年建设经验和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郑州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空中丝绸之路”战略为引领,以航空物流枢纽打造为核心,通过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反哺航空经济,形成了物流与交通、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郑州模式”,使信息流、资金流、商业流、技术流等诸要素向机场周边聚集,实现机场城市的科技孵化、产业升级、战略推进等一系列的衍生与发展,通过优势叠加,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放大倍增”,形成航空经济区与腹地经济区域的协同发展。

  2017年10月,中国民航局启动《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编制,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货运枢纽战略规划,让郑州机场实现从一个区域性机场向辐射全球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的跨越。充分发挥郑州交通区位优势,以各种交通方式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技术标准和信息平台一体化为方向,打造以机场为核心、多式联运为特色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我国综合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标杆。

  会议第一天下午最精彩的小组讨论题目为:“绿色低碳 + 智慧科技”——机场的未来发展之路,该讨论由王维教授主持,重庆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张明进,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政,新加坡樟宜机场管理投资有限公司业务总监、中国区总经理周新明,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南苑机场公司总经理李佶,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华南大区总监郑光明积极参与了讨论。

  第二天的会议由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杰带来的主题演讲《北京临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拉开帷幕,他和大家介绍了北京天竺空港城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并分享了临空经济核心区的开发经验和措施,为武汉临空区的发展提出了借鉴和启示。

  胡杰表示,无论是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背景、产业形态或空间形态上,武汉都与北京高度相似,北京天竺空港城的建设经验对武汉临空经济核心区的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北京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58年—1993年,空间形态为单一的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形态由工业经济向外向型出口加工转变,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大力发展空港口岸经济。1993年—2013年,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并行和交融发展,定位于综合型高端产业园区,口岸功能越发强劲,临空产业聚集发展。到了2013年以后,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开始实行一体化融合发展,城市服务功能强劲,业城融合,提升核心功能建设,打造特色高端产业新城。未来临空经济核心区及顺义区将围绕中央对北京提出的四个中心定位,重点提升承接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功能,继续优化完善全产业链的航空服务业,积极培育创新型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临空型现代服务业。

  中国航空国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综合规划研究院总监赵亮发表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航空城创新发展规划与实践》的精彩演讲,分享了航空城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新思路,和大家探讨了国内外航空城领域精彩案例。

  航空城是航空经济高度集聚的重要平台。城市群成为全球竞争的主体和发展前沿,其所属的枢纽机场及其周边区域正逐步演变为航空城或空港都市区,既是航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航空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航空城的发展在给区域带来巨大推动的同时,其建设发展需要占有消耗大量土地等城市设施资源,还需要区域腹地市场的支撑,与区域相关产业和服务进行分工协作等。航空城的发展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协调。

  精益航城的规划新策略能够使临空经济依托机场,使这些资源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临空区的价值与效率。并通过五位一体的规划新理念,投、建、营一体化的规划新模式,立体推动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天的小组讨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机场与航空公司如何有效合作提高旅客出行体验”展开,由王维教授担任主持,绵阳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健,湖北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航线开发副主管屈晓妮,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王荔就相关热点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二院副院长杨金鹏演讲的题目为《让城市飞——机场建筑创作实践》,他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大同机场、厦门翔安机场、湛江新机场的等机场建筑如何通过设计规划体现城市文化,彰显城市魅力。

  在厦门翔安机场的室内设计部分,中国院团队结合旅客流程确定主题和氛围营造,立体展现海丝文化,例如出发流程上的室内环境以海洋主题体现“告别与远行”,到达流程上则以闽南主题强调“欢迎与回家”,“红砖文化”,一进一出之间侨乡的乡愁海韵弥漫了航站楼。

  而丽江机场的扩建则通过强化“雪山飞雁古城新殿”的设计构思,创造多重联想——雪山、飞雁、大殿。强调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的整体设计手法,以现代设计语言体现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神韵。

  中南设计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研究开发部部长宁文峰以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为例,分享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

  武汉天河机场现有T1、T2、过渡国际楼及配套设施,新建T3航站楼设计目标年2020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总建筑面积49.5万㎡。由于项目规模庞大、功能复杂,团队对项目进行了合理组织,为BIM设计打下基础。在项目初期,制定了项目级标准,对平台架构、权限分配、命名规则、出图样式、深度标准均有统一的规定。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级的标准流程对项目的推进和质量管控有重要意义。而BIM技术带来的精细化设计、精确算量对项目决策和节约造价有巨大价值。例如,确定塔台布置的位置和高度区间、确定建筑地坪标高以及场地坡度、天窗形态优化、屋面排水优化、屋盖结构优化、检验行李系统运行效果等。同时,将BIM与绿色技术结合能够指导空调、采暖、照明设计利用节能。此外,航站楼机电系统复杂、管线繁多,受层高限制合理布置管线尤为重要,通过BIM设计软件进行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测,能够实现高质量,高效的协同设计。

  此外,首都机场集团、中国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区管理局、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联航南苑机场、延吉机场、神农架机场、恩施机场、麻城大别山机场、红安通用机场、仙桃通用机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幸福航空、春秋航空、华夏航空、吉祥航空、全日空、山东航空、重庆航空积极参与了论坛。为期两天的会议在热闹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