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从“蹒跚起步”到“风华正茂”



2018-12-07   作者:肖敏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飞机研制团队的殷切期望,正是所有中国航空人的梦想。伴随着C919的首飞,这些期望和心愿变得不再遥不可及,中国人的“大飞机梦”越来越近。

  △2018年10月27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从山东东营胜利机场起飞,历经2小时6分,平稳降落在江西南昌瑶湖机场,圆满完成本次转场飞行任务。(王脊梁、颜康植/摄)

  民机发展,适航先行。从事商用飞机研制的人都知道这一金科定律:“研制什么飞机要听市场的,如何研制飞机要听适航的。”中国大飞机叩开天门,不仅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民用运输客机的水平迈出了突破性的一大步,也意味着中国民航适航审定能力迈上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台阶。

  回望中国大飞机的适航审定之路,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民航适航史,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适航事业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

  198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管理机构——航空器适航司建立。中国民航的适航事业由此开启。

  随后的几十年里,我国飞机制造业不断壮大,为我国适航事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一条从单一到全面、从艰苦创业到快速发展的中国适航道路逐渐铺开,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适航管理体系,正有效保证我国航空安全,有力促进我国民航事业飞速发展,全力服务国家发展大战略。2014年底,我国首架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ARJ21-700,经民航局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适航审定后,取得型号合格证,更是验证了“工业兴、适航兴、国家兴”。

  △2018年3月26日,中国民航试飞团队在冰岛完成ARJ21-700国产支线飞机的大侧风审定飞行试验任务。

  很多人用“前所未有”来形容ARJ21-700获得型号合格证。的确,历时12年,累计审查并批准符合性报告3418份,共完成300项地面试验审查和243项审定试飞,审定试飞累计761架次,飞行1141小时57分钟,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审查实现了中国民航史上多个“第一”,填补了国内适航审定试飞领域多项空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ARJ21-700的审查,我们掌握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适航审定方法”。

  一路走来,中国民航适航事业发生了从理念到体系、从队伍到能力的全方位变化。30多年来,我国适航审定队伍和机构从零起步,形成了如今集立法决策层、监督决策层、委任基础层于的适航审定管理体系;适航法律规章体系从无到有,目前形成了包括2部行政条例、17部规章和92份规范性文件在内的一整套法规体系;审定业务从单一的机务维修起步,逐步延伸到民用航空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所有专业领域;系统能力从原来的“你没达到,我不批准”提升到“你可这么做,我就能批准”,并推动工业界实现了从“要我适航”到“我要适航”的根本性理念转变。

  如今,适航审定已从最弱小短板发展成为民航最具特色的专业领域,有力地服务国家大飞机战略。中国民航积极开展C919大型客机、TA600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工作,持续推进MA700飞机、Z15直升机和WZ16发动机等重点型号审定。目前,中国民航已具备对新舟系列、ARJ21、C919等大型客机的适航审定能力,航空煤油、航空汽油、生物航煤和煤制航煤等全规格检测及审定能力得到国际认可。民航局为国内50多个型号的航空产品颁发型号合格证,批准改装1300余项,批准机载零部件500余个;向航空产品生产制造单位核准颁发生产许可证100余份。

  与此同时,中美《适航实施程序》的签署和中欧双边适航实施程序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在特定领域具备了与适航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台竞技的能力。目前,我国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各类适航双边协议228份,涵盖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

  截至目前,ARJ21投入商业运营的通航城市已达22个,安全运营近7000小时,载客超过20万人,订单总数超过500架;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购机协议用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达到815架。中国民航适航事业正值“壮年”,风华正茂。

  △2018年6月22日,国产大飞机C919同时在上海和西安两地开展试飞。图为C919国产大飞机102架机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徐炳南/摄)

  10月6日,刚刚完成喷漆的第3架C919大型客机测试机B-001D从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的喷漆厂房缓缓推出。这架测试机即将承担新的试验试飞任务。从2017年5月第一架C919测试机首飞到现在,C919在取得进入民机市场“准生证”的道路上近了一步,又近了一步……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跨越了47个春秋,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事业的茁壮成长正助力中国向蓝天开始新的进发。未来不仅会有中国制造的大飞机展翅天际,还将有更多“诗和远方”。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